回首五四年 大雪封洞庭 冰凌成玉梳
1954年湖南冰冻,出现了电线被冰凌坠折的情况
1954年大冰冻持续十天
1954年12月和1955年1月的《新湖南报》记录了1954年至1955年湖南的大冰冻。据报纸记载,1954年的“大冰冻”起于1954年12月26日。当天晚上,“寒流开始第二次袭扰洞庭湖,洞庭湖全部堤垸很快就冰封雪盖了,堤岸上的树木被冰雪压得弓变低垂,数十里电线被冰凌坠折。气温由20℃骤然降到-8℃,风雪持续了11天,湖上的老人们说:这是洞庭湖20多年没见过的大严寒大冰冻。
从湘北开始,紧接着,湘中、湘南相继出现大冰冻,在这10天之中,气温一直保持在-2℃以下。
当年长沙气象台解释说:“这种现象称为下冻雨,是上空暖空气和近地层的冷空气相遇的结果。冷空气不断地将暖空气抬高,由上空降下的雨滴或毛毛雨落近地时,便逐渐凝结,最后冻结在地面或物体表面,特别是物体的向风面上……”
下水搬冰砖抢修洞庭大堤
当年的报纸,有关城市冰冻而改变市民生活的民生报道极少,记者们的笔墨几乎全部集中在洞庭湖。1954年夏天,一场极具破坏性的洪水曾肆虐洞庭湖。当年冬天,政府动员了八十万民工前往湘北,要求全社会“前后一致努力,坚决修复祖国的粮仓”。
在动员民工的时候,宁乡农民中流传一个动人的山歌:“站在高山打一望,望见我宁乡好地方。宁乡产谷千万担,还比不上滨湖一个牛困塅”。宁乡农民们在这支山歌的鼓舞下,争先报名,报名人数超过预计人数的两倍。
当八十万民工来到洞庭湖七千里堤线上,进行紧张战斗的关键时刻,不巧遭遇数十年不遇的大冰冻。蒿子港、岩汪湖等重要堵口工程,就是在-4℃的气温下合龙的。在小港堵口工地上,“民工队长丁巨卿、共产党员邓家政、徐龙香,在1955年元旦的早晨,带着青年突击队员,破冰下水,把水上的冰砖一块块搬出来,他们的衣服冻得像铁甲,帽子冻得像钢盔。这些伟大而又平凡的人,在短短20天内,在河心上筑起了一条140公尺的大堤。”平凡人物在大冰冻中因激情燃烧而伟大。
“破冰船”破解黄金水道瓶颈
尽管报纸说1955年1月4日天气转好,但冰冻并未过去。1月4日后,“岳阳附近湖面,冰厚三寸,可走人,航道被冰封住。许多电话电报线上冻结着冰棍,有的线上所结冰棍直径达8公分以上。全省各地倒掉的电杆和折断线路很多。有几天,几乎全省各地的长途电话都不能接通,公路则溜滑难行,很多车辆不能开出。至1月8日,由广州至汉口的电讯线路已抢修接通,公路运输除雪峰山因冰冻未解不能通车外,其余都已恢复正常交通。
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来源:互联网)
你能想象洞庭湖冰封的景象吗?(电脑合成)
虽是如此,但岳阳县城至城陵矶的黄金航道直至1955年1月11日才打通。据记载,这段航道一度冰层厚达六寸以上。元月4日和5日,湖南省航运局,向长江航运局借来铁壳轮船两艘,用作破冰,并调派湖南本局“湖飞”、“湖长”两轮协助,经过海员工人的艰苦努力,终于打通上连长沙的湘江及资水、沅水,下至武汉的黄金水道的瓶颈。
铲冰铺炉渣搬运工搞冰上竞赛
1954~55年大冰冻时,长沙城内有市搬运公司所属的280个搬运工人分队,八千多名搬运工人。
大冰冻给搬运工作的安全带来很大威胁。
但冰冻的长沙,搬运工作并未停歇。在冰冻严重的2005年元月,市搬运公司第五办事处12分队当时就抬运一批桶装石油下河装船。当时他们在大冰冻时期的处置方式是,“用炉渣铺路;把跳板上的冰铲掉,铺上炉渣;在船上铺上麻袋等等,终于保证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