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您的到来!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Version 繁體中文
天气预报 北京 上海 广州 福州 重庆 西安 南宁 深圳
中国天气网 > 专题 > 气象科普专题

1954-1955年我国罕见严冬

【字体:   2010-12-16 10:54:28   来源: 中国天气网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腊象,欲与天公共试比高......提起冬天,大多数人的脑海里直接想到的是北方的冬天,而这首气势磅礴的《沁园春·雪》也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近些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很多人都纷纷到北方来过冬,感受凛冽的寒风、欣赏无垠的雪景、赞叹玉树琼枝的雾凇、享受厚厚冰层上冰车飞舞的乐趣......

但是你可曾想过,如果把上述情景换到相对温暖的南方地区会是一种什么景象呢?让我告诉你,这绝不是传说,而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情。现在,展开你想象的翅膀,让我们来共同回首当年那段难忘的岁月。

1954-1955我国大部地区遭遇罕见严冬

“1954到1955年那个冬天真可称之为奇寒啊。”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专家李小泉老师感叹着说到,“1954年12月下旬至1955年1月中旬,我国自北向南出现罕见持续低温严寒天气,有22省市出现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低温冰雪气候。”

李小泉介绍说,当年冬季入侵我国的冷空气共有9次,其中有全国性寒潮3次(1954年11月26日至12月4日、1954年12月22-31日、1955年2月16-21日),区域性寒潮2次(1954年12月5-12日、1955年2月7-13日)、一般或较强冷空气4次(1955年1月3-7日、1955年1月8-11日、1955年1月14-17日、1955年2月25-28日)。由于冷空气活动频繁、势力强盛,导致1954-55年冬季我国许多地方的气温长期较常年同期明显偏低,出现奇寒。特别是南方,不少地区该年冬季出现的最低气温值迄今未被打破,成为近60年来的极端最低气温记录。

根据当时的数据统计,1月中旬淮河流域的最低气温降到-18~-21℃,长江中下游江、湖地区降到-10~-15℃,江南到华南北部降到-5~-8℃,两广大部地区降到0~-3℃,就连海南岛的一些地方(定安)气温也降到-3℃。除了气温低以外,安徽、湖北、江苏、湖南、江西等省还出现连续10~15天的大雪和冻雨,积雪一般30~70厘米,最深处达1米。更为罕见的是,以上地区除长江干流外,其余江河湖泊全被封冻,一般结冰16~35厘米,局部冰厚1米多。淮河干支流均出现结冰,当时一艘由蚌埠开往正阳关的客轮被冻结在途中,汗水被冻轮船66条,洞庭湖300多只民船冻在湖内,洪泽湖、宝应湖内有9400多人被困。

罕见的低温严寒天气令多省出现房倒屋塌、农林作物减产绝收、牲畜冻饿死亡等现象。据不完全统计,安徽省被雪压倒房屋7000多间,因冻饿而死及宰杀的耕牛达3.7万多头,安庆专区冻死冬作物3万公顷。湖北冬播作物冻死、冻伤严重,油菜一般冻死40%~50%,阳新、广济等一些地区的柑、橙、柚等经济作物遭受毁灭性冻害,;全省因病、冻、饿死亡50人,死亡耕牛11万余头。江苏省麦苗冻死、冻坏4.13万公顷;据27县1市统计,冻死耕牛3927头、猪6289头。江西省上饶、九江两专区有的油菜被冻坏,南昌县冻死耕牛1600多头。广东北部、西部和南部普遍出现结冰和霜冻,全省冬种作物40万公顷失收、减产;平原地区的香蕉和山区的龙眼、橄榄受冻,造成当年水果失收。海南岛北部地区胶树受害占10%~30%。广西的甘蔗、马铃薯、瓜、豆等农作物,橡胶、菠萝、荔枝、龙眼等亚热带水果以及桂南橡胶遭受很大损失,其中陆川橡胶损失最大,邕宁、武鸣、横县3县冻死耕牛1840头。福建省整个冬季甘薯和小麦、油菜等合计绝收达2.67万公顷,甘蔗蔗苗被冻死,冻死耕牛1000头以上。

最值得一提的当属湖南省,这次的低温严寒是湖南省自1929年以来的罕见大冰冻。全省油菜减产50%,绿肥损失40%,柑橘次年减产55%;常德、湘潭两专区12县冻死耕牛5758头。除了以上损失外,最为罕见的就是洞庭湖封冻。据资料记载,当年洞庭湖冰冻持续18~20天,南岳高山长达31天,岳阳楼下冰冻1米多。

1954年,长沙只有《新湖南报》等少数几份报纸。现在就让我们把时光倒退,看看当时湖南的报纸是怎么记录这场大冰冻并与之奋斗的情形......

编辑:潋滟
收藏此页】 【打印

气象服务

气象服务热线
拨打400-6000-121进行气象服务咨询、建议、合作与投诉
天气预报电话查询
拨打12121或96121进行天气预报查询
手机查询
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登陆中国天气WAP版查看各地天气资讯
关于我们-营销中心-广告服务-联系我们-人员招聘-网站律师-客服中心-会员注册-中国天气通-mobile版-微天气-使用帮助-网站地图-版权声明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与商务推广: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郑重声明:使用本站天气信息,请与本站联系获取天气信息使用授权 授权邮箱 :service@weather.com.cn

京ICP证010385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