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更高效——冲破“最后一公里”瓶颈,公众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预警信息“绿色通道”深受百姓推崇。各级气象台站一旦发布红色预警信号等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受影响区域手机用户可在半小时内免费接收到预警信息及防灾提示。对“绿色通道”的开通,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予以称赞,气象部门发挥了防灾减灾主力军作用,筑起了“第一道防线”。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洛河乡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种植烤烟。烟农要控制好烟苗大棚温度,要选择雨天移栽烟苗、晴天采烟叶,对天气信息依赖很强。该乡乡长普伟明欣喜地说:“以前,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需要干部逐村打电话通知,村干部还未通知农民,灾害就来了。现在,有了电子显示屏,村民一看预报有暴雨,就会做好烤烟排涝准备,明显降低了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业损失。”
曾几何时,预警信息难以突破“最后一公里”,偏远地区百姓常无法及时获知,这是我国防灾减灾中的薄弱环节之一。近年来, 一个“土”“洋”结合的立体化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平台,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在与灾害赛跑中赢得优势。
在山东石岛、浙江舟山、广东茂名,海洋气象广播电台让海上作业人员可及时收听海洋气象预警信息;在福建,仙游县气象局在仙游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中安装LED气象预警显示屏,可自动将天气预报、旬报和农事建议等信息定时进行语音播报;在湖南,包括电视、广播、电话、手机短信、网络、警报系统、电子显示屏等传播手段,使分区域、分时段的气象预警成为防灾减灾的一大亮点。
而在全国,还有超过30万名奔走在防汛抗洪前线的气象信息员,他们是连接气象工作和老百姓的纽带,是基层防御气象灾害的“中坚”力量。他们冲在防灾减灾的第一线,第一时间将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传递给村庄、学校、厂矿、社区以及地质灾害、水库防汛等责任人,为有关部门和广大群众抢险、自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第一时间收集上报灾情,为政府决策部门指挥抢险救灾提供第一手资料。
不仅如此,做好科普宣传,也是气象防灾减灾的亮点。各地气象、科协、教育、交通等部门携手,广泛开展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公交、进列车活动。从2009年开始,“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已形成品牌效应。这些,都极大地增强了全社会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公众防灾减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