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不是保险箱!小编搜集了关于冰箱被忽视的9个细节,你中招了吗?
又到“群蚊乱舞”的时候了,关于小蚊子的11大秘密,一一为你解开。
美国大平原西起落基山脉,东到密西西比河,北达加拿大的萨斯喀彻温河,南抵得克萨斯州的南部。它东西宽640公里,南北长约2400公里,其土地面积约占美国本土面积的五分之一。这里一马平川,从西向东缓慢倾斜,是世界上最为平坦的大平原。美国人自豪地说,这是“上帝的恩宠”。
然而,在20世纪30年代近10年的时间,南部大平原发生大大小小成百上千次沙尘暴,沙尘遮天蔽日、河流断流,水井干枯,整个田野几乎寸草不生,居民流离失所。滚滚沙尘究竟从何而来?这是天灾还是人祸?
疯狂开发破坏大平原植被 地表沙化严重
1870年以前,美国南部大平原地区是一个生机勃勃的草原世界。那时,扎根极深的野草覆盖着整个大平原,这里土壤肥沃,畜牧业发达,一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
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了《宅地法》、《造林法》、《扩大宅地法》等一系列法令鼓励民众向西部移民及对大平原地区进行土地开发。西进运动中各种各样的人涌了进来,药商、银行家、教师,从芝加哥甚至东海岸赶来,在此建设梦想中的家园。
在1909到1929年间,许多农民来到大平原,将13万平方公里的草地犁成了农田。
人们占领了每一寸土地,连孩子都被雇佣来种地。当时才九岁的劳埃德·弗兰奇后来回忆:“我自己开垦了好大一块土地。种地太容易了,并不需要耕得太深,因为我们拥有充足的雨水。”挖开土地,雨水降下,小麦就长出来了。拖拉机的大规模生产也帮了大忙。拖拉机把土壤的表层土翻开,将它们变成粉末,这正是人们想要的,只利用表层极好的粉状土壤,而保留坚实的根基,他们觉得这样的耕种能引来更多的雨水。
1917年,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威尔逊政府提出“小麦赢得战争”的口号,鼓励多种小麦。同时,一战期间,市场高需求导致小麦价格成倍增长。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南部大平原进入了“大垦荒”时期,农场主纷纷毁掉草原,种上小麦。经过几十年发展,南大平原从草原世界变为“美国粮仓”。
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开垦地的肥力耗尽后,农场主们马上撂荒,转而开垦新的土地。在风蚀作用下,土地的荒漠化程度越来越严重。20世纪30年代,在南部平原上有5000万至1亿英亩的土地严重荒漠化,成为沙尘暴的重要源头。
进入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历了一次百年不遇的严重干旱,南部大平原风调雨顺的日子彻底结束,一场场大灾难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