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是指桂南3月5日、桂北3月21日以后,日平均气温3天以上≤12℃或5天以上≤14℃的低温阴雨天气。长期阴雨天气或频繁的冷空气侵袭,抑或持续冷高压控制下晴朗夜晚的强辐射冷却易造成倒春寒。通常所说的倒春寒。对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极易造成不利影响。
在一年四季中,气温、气流、气压等气象要素变化最无常的季节就是春季。
广西倒春寒分为:
(1)桂北倒春寒
桂林市,柳州、河池、百色三市北部,在3月下旬后期出现大于等于3天日平均气温小于等于12℃时,称桂北倒春寒天气。
(2)桂中倒春寒
贺州市、来宾市、柳州、河池两市南部,梧州、南宁两市北部,在3月中旬末出现大于等3天平均气温小于等于12℃的低温阴雨时,称桂中倒春寒天气。
(3)桂南倒春寒
南宁、梧州、百色三市南部,贵港、玉林、崇左、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市在3月中旬出现大于等于3天日平均气温小于等于12℃的低温天气时,称桂南倒春寒。
(4)右江河谷倒春寒
右江河谷3月惊蛰后出现大于等于3天日平均气温小于等于12℃的低温天气时,称为右江河谷“倒春寒”。(文/陈业国)
倒春寒对农业的影响和危害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前期回温正常,后期比常年偏低;二是前期温度偏高,后期温度比常年偏低。这两种温度异常型往往使农作物遭受很大危害。
在春季天气回暖过程中,常因冷空气的侵入,使气温明显降低,对作物造成危害,这种“前春暖,后春寒”的天气称为倒春寒。倒春寒是南方早稻播种育秧期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是造成早稻烂种烂秧的主要原因。常年2-4月,江南地区先后进入早稻播种育秧大忙季节。在此期间冷暖空气相互交绥,当北方冷空气南侵到江南和华南时冷暖空气势均力敌常常造成低温连阴雨天气,当日平均气温在12℃或以下,连阴雨3一5天;或在短时间内气温急剧下降,且日最低气温降到5℃以下,均可造成早稻烂秧和死苗。这样不仅损失大量种子,而且因补种延误播种季节,使早稻成熟期延迟,影响晚稻栽插,使晚稻抽穗扬花期易受低温危害。近30多年中,以1951、1969、1970、1976年的天气气候条件最差,造成严重烂秧,一般烂秧率超过30%,有的达50%。如1970年仅广西地区烂种就达1亿斤以上;1976年,仅湖南、江西、湖北三省就损失谷种达7亿斤。此外,对已播棉花、花生等喜温作物也常常造成烂种死苗;并影响油菜的开花受粉,及角果发育不正常,降低产量;有时影响小麦孕穗,造成大面积不孕或籽实质量低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