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运动健身的最佳时节。进行春季锻炼,可吸入更多的氧气和负离子,改善机体新陈代谢,春光中的紫外线极具杀菌功能,能促进人体形成维生素D,利于青少年骨骼的发育和成长。经常进行身体锻炼,会使血流增快,能促进新陈代谢,骨骼强健,增强肠胃蠕动,增加肺活量。另外,春天积极健身,利于克服“春困现象”,令人精神抖擞。
不过,春季天气乍暖还寒,同样也是病菌滋生、疾病多发的季节。因此,一些运动误区你必须知道,千万不能让健身变成伤身。
误区一:一大早就晨跑晨练
其实相比较早晨,傍晚是更适合运动的时间。专家表示,首先,早晨人的血液凝聚力高,血栓形成的危险性也相应增加,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相反,傍晚时人的心跳和血压最平衡,血小板量要比早晨低20%左右,血液粘稠度降低6%,应激能力也是一天中的最佳状态。此外,春天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凌晨5时左右,室内外温差比较大,更容易引发关节疼痛及胃痛等症状。
即便选择晨练,也最好是在日出以后。因为植物在夜间无光条件下是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清晨尤其是树林中会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此时的空气是一天中最不洁净的,长期在这种环境中晨练会出现胸闷、气短、心律失常和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误区二:强度越大减肥效果越好
春季锻炼强度越大,减肥效果就越好吗?并不是。据研究表明,运动时首先分解的是人体内的葡萄糖,然后才开始消耗脂肪。剧烈运动时,人体的糖分来不及经过氧气分解,从而产生乳酸堆积,往往无法保证体力能坚持到消耗脂肪的阶段,因而脂肪消耗不多,达不到减肥的目的。
误区三:出汗越多锻炼效果越好
大多数人认为,运动过程中出汗越多,运动效果越好。其实不然。立春后的气候多风。运动出汗后很多人急于脱减衣物,但此时的毛孔扩张会让凉湿之气趁虚而入。中医常讲,当风邪侵袭人体后,侵犯上焦肺,人体最易感染肺炎等疾病。专家建议,应该等到运动后身体微微发热时再减衣。运动出汗后,也要给身体一个缓冲时间再去洗澡。同时,携家人或三五好友去登山、踏青郊游,同样可以达到锻炼的目的。
误区四:运动后狂补水
运动后口渴难耐,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但是很多人直接就把水往嘴里送,这存在很多问题。其实,运动喝水有讲究。运动后的身体还处于兴奋期,心跳速度也没有恢复平缓,因而在尽量保持饮水速度平缓的前提下,间歇式分多次饮水,这样心脏才能充分吸收水分。补水的最好方法是少量多次,运动中每15—20分钟饮水150—200毫升,每小时不超过600毫升。
误区五:晒太阳越多越好
相比冬季,春季阳光照射开始增强,暖洋洋的日光晒在身上很是惬意。不过,春季阳光虽然柔和,但云层较薄,可穿透的光线比夏季更多,紫外线强度高,更需要做足防御功课。不仅如此,爱美人士需注意,紫外线对色斑和雀斑的促进作用是日积月累的渐变结果。因此,在春季运动时,要注意适当使用防晒霜、隔离霜或防晒衣帽等物品。
编辑:聂沛彬
查天气
关注“广西天气”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