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您的到来!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Version 繁體中文
天气预报 北京 上海 广州 福州 重庆 西安 南宁 深圳
中国天气网 > 专题 > 科普专题 > 09防晒

深度报道:广州式黑肺

【字体:   2009-03-17 08:35:56   来源: 南方新闻网   

生理知识

肺,是怎么变黑的

生理知识 肺,是怎么变黑的

一个城市污染严重,进入居民呼吸系统的“垃圾”会多一点,他们肺部变色也会比其它地方的快一点,这种由沉积造成的肺脏外观变化,已经被胸外科医生们发现。

无论从生物化学还是大气科学的角度,世上都没有绝对干净的空气,所以世上也没有绝对干净的肺。就像空气在风扇叶上流动总会留下尘埃与侵蚀,一个人在空气里生存,假以时日,他的肺始终都会变灰变黑——不过,这个过程,大城市里的肺们会更快一些,或许还要快很多。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成员,也是最重要的生理器官之一,人体与外界环境“互动”最频繁的地方。初中的生物课已经告诉我们,肺的基本功能是吸入新鲜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维持身体内部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一旦呼吸停止,生命也将停止。

肺的内部结构如同倒长的树,粗略看来,树枝是大大小小的支气管,树叶是无数的肺泡。最大的支气管,由上而下进入肺内,反复分枝,越分就越细越薄,成为气体出入的管道,在这些管道的尽头,气体在肺的呼吸部分(肺泡管-肺泡囊-肺泡)里交换,这些交换场所的“空间”总量并不小,成人每侧肺约有3亿-4亿个肺泡,总面积大约有70到80平方米。

呼吸系统本身就拥有庞大的清洁“队伍”。当气流从这个肺部的庞大的系统里通过,总会带来各种对正常新陈代谢无用或有害的微粒(包括化学物质、尘土或者微生物等等),其中很多直接粘在气道内表面的黏液里,那里有不计其数的细小绒毛,不停地把杂物清扫,以防堆积;有些微粒通过了气道,进入了肺泡一带,肺泡细胞可以以吞饮方式将它们“打包”并排出;更关键的是,在肺间质和肺泡里游走着大量的“清道夫”,巨噬细胞,这些手脚纤长的大家伙会把灰尘或细菌颗粒吞噬清除,所以它们的肚子(细胞胞质)里总是“收藏”着常见尘粒、次级溶酶体和吞噬体等等。

肺的清洁工们一秒、一分钟和一年内能清走多少“垃圾”,没有人能计算出精确的数值。但清洁工们的能力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流转,不断有一些进入肺、不被欢迎的物质,会被永久地留下、沉积,从而使本应透明的肺逐渐变得灰黑。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些长期暴露在高尘环境,或者吸烟的人,他们肺部变色的速度要快得多。一个城市污染严重,进入居民呼吸系统的“垃圾”会多一点,他们肺部变色也会比其它地方的快一点,这种由沉积造成的肺脏外观变化,已经被胸外科医生们发现(譬如钟南山院士提出的“广州人50年”)。

除了不可避免、天然的沉积,加速肺部“非正常”变黑的原因还有很多。有些“垃圾”会引起慢性职业性肺病——譬如黑肺病:煤炭工人的肺一般都比普通人黑,就是因为煤尘在肺内的沉积。巨噬细胞负重工作时释放的各种酶,会导致肺组织形成瘢痕,使肺脏失去弹性,硅沉着病、石棉沉着病等患者的肺都是灰黑的。香烟的烟雾里有4000多种有害物质,这些颗粒造成肺部炎症时,也会使肺出现霉斑一样的斑点。当它们导致癌变时,肺之黑,将在极短的时间内扩散。呼吸以外的侵害也会使肺变黑,譬如吸毒者五六年后死去,解剖出来的肺,也是乌黑发臭。 可以说,肺变黑是人类的必然,而肺加速变黑,对于烟民、某些职业者、乃至大城市的居民也是必然。概括地说,使肺加速变黑的各种沉积物质,未必会引起急性症状,但将增大患上各种呼吸系统病症、尤其重症慢性病的可能。在国内外,香烟与特殊职业环境与很多肺部疾病的必然关系,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在空气污染方面,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甲醛、多环芳烃、挥发性有机物等“老牌杀手”对健康的侵害,也已经有足够的毒理学证据。

对空气污染中可吸入颗粒物与肺部慢性病变的关系,国际上仍然处于初始的阶段。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气污染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持续更新的课题,尤其是当科学家们认识到颗粒物(气熔胶)对气候、气象、空气污染等的贡献远超想象时,他们的工作将更加艰巨——那些可吸入颗粒物、超细颗粒物,它们不但能沉积在肺部,使我们的肺变黑,甚至能携带上百种有害物质,进入到血液循环中去。

编辑:超级管理员
收藏此页】 【打印

相关新闻

    气象服务

    气象服务热线
    拨打400-6000-121进行气象服务咨询、建议、合作与投诉
    天气预报电话查询
    拨打12121或96121进行天气预报查询
    手机查询
    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登陆中国天气WAP版查看各地天气资讯
    关于我们-营销中心-广告服务-联系我们-人员招聘-网站律师-客服中心-会员注册-中国天气通-mobile版-微天气-使用帮助-网站地图-版权声明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5)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与商务推广: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郑重声明:使用本站天气信息,请与本站联系获取天气信息使用授权 授权邮箱 :service@weather.com.cn

    京ICP证010385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