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的升高,广西进入手足口病高发期。记者从南宁市疾控中心了解到,目前南宁市儿童发病率呈明显升高趋势,其中发病仍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已经进入手足口病高发期。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说,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病毒引起的,所以手足口病并不是终身免疫,会重复发作,出现症状应及早就诊。
手足口病可复发
近日,家住友爱路的骆女士很揪心,她3岁的女儿反复高烧不退,手上又相继出现一些疹子,最后被确诊为手足口病。廖女士在医院陪护女儿时发现,近日,患手足口病的孩子很多,多是四五岁的孩子。
南宁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副科长廖克昌介绍说,手足口病属丙类传染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每年的4月至7月为广西手足口病高发季节。
由于有数种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所以手足口病并不是终身免疫的。曾经患过手足口病的患者仍然有可能会连续两次或三次患上手足口病,即使当季得过后也仍有被传染发病的可能。因此,家长不能掉以轻心。
5岁以下儿童高发
根据自治区卫生计生委网站公布的法定传染病统计数据,今年1月全区报告手足口病9336例,死亡2例;2月报告手足口病6223例,死亡3例,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而3月、4月份广西手足口病发病率依然不容乐观。南宁市的兴宁区、青秀区、西乡塘区、江南区、良庆区、经开区、隆安县、马山县也被列为2014年广西手足口病防控重点地区。
今年1月以来,南宁市手足口病发病数、发病率、重症数均较2013年同期有明显增多,呈高发态势。廖克昌说,根据广西2008年至2013年的统计数据,95%的病例为5岁以下幼儿。今年的情况依然如此。
手足口病来势汹汹,廖克昌却表示,手足口病完全是可防可治可控的,且手足口病多为轻症,轻症患者经治疗7至10天可自愈,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均很少。但是,少数患儿由肠道病毒71型感染易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廖克昌提醒广大家长,目前正处于手足口病高发期,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口腔、手、足、臀部出现皮疹,或出现口腔黏膜疱疹等症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早发现早治疗。
大人也可能被传染
手足口病主要是通过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疱疹液、粪便,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奶瓶、餐饮具、尿布等物品传播。尽管病例多为儿童,但成年人也有可能会感染上手足口病。也有过孩子患上手足口病后导致家中成年人患病的病例,“只是概率非常小。”廖克昌说。
廖克昌建议广大市民,在夏季此病流行时,尽可能少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到医院就医看病时尽量戴口罩,同时还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大人、小孩都要做到饭前便后勤洗手、勤晒衣被、多通风,餐具、奶瓶、玩具常消毒。托幼机构和家长发现可疑患儿,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及时采取控制措施。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可在家中治疗、休息,避免交叉感染,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相关链接
◎手足口病症状
感染初期患者表现为低热、流涕、食欲下降、口痛、呕吐、腹泻等。口腔黏膜出现小疱疹,常分布于舌、颊黏膜、硬腭,也会出现在扁桃体、牙龈及咽部等,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在口腔病变的同时,皮肤可以出现斑丘疹,以手足为多见。皮疹主要分布于手背、指间,偶见于躯干、大腿、臀部、上臂等处,呈离心性分布。斑丘疹很快转为小疱疹,直径3—7mm,质地稍硬,几个至数十个不等,2—3日自行吸收,不留痂。
◎怎样有效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以粪—口接触传播为主要传播方式,尚无疫苗预防。因此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需要家长和儿童做好以洗手为主的“四个行动”。
一是“洗手行动”。正确洗手是目前防控手足口病最简便有效的健康干预。家长在接触儿童前,处理粪便、呕吐物或更换尿布后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及流动的水洗手;外出归来、饭前便后都要给儿童洗手。
二是“清洗行动”。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尿布,勤晒衣被;经常清洗、消毒儿童使用餐具、奶瓶、奶嘴、玩具和其他物品;可用高温(>56℃)、漂白粉或紫外线照射进行消毒。
三是“开窗行动”。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四是“保护行动”。做好自我保护。幼儿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到医院看病时尽量戴口罩。(文/张艳华 )
编辑:郁海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