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天气预报 北京 上海 广州 武汉 重庆 西安 福州 杭州
中国天气网>广西 > 广西首页 > 天气新闻

秋末到去北海观鸟看海

【字体:   2013-11-03 09:26:11   来源: 羊城晚报  

秋末到去北海观鸟看海
涂滩小鸟 谭瑞军 摄

■日常可以去哪观鸟

城市里面,公园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而水边也是比较讨巧的地方,不管是鱼塘、湿地、农田或是海边,只要有水,都会有收获。

兴趣提升后,成为专业观鸟者,可以到全国各地观鸟。国内有名的观鸟地主要集中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广东的鼎湖山,广西的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弄岗自然保护区,香港的米埔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等等。

■观鸟最佳时间是什么?

一天中观鸟的最佳时段是早上7点——10点及下午4点——7点。观鸟对天气没什么要求,有时下雨或阴天反而可以看到更多,因为天气凉爽虫子也喜欢出来,吸引鸟类出来捕食。

向导建议

初学者观鸟的设备很简单——一本书,外加一个双筒望远镜。书是《中国鸟类野外手册》,可从网上买到,里面记载着中国所有的鸟类,配有图片,是认识不同鸟种的必备武器。普通的双筒望远镜两三百块钱一个,好一点的一千块左右,两者的区别不一定是在成像质素上,只是贵一点的会更耐用。

如果想看水鸟,单筒望远镜是必备的。因为在水边觅食的鸟类通常个头比较大,如野鸭、天鹅,它们更怕人,通常在观鸟者走到距它们五十米或一百米的地方就飞了,因而要用倍数高的单筒望远镜远远观察(通常双筒望远镜倍数为8-10倍,单筒为15-60倍)。单筒望远镜价格较高,好一点的要两三千元。

对照手册辨别种类是一项细致活。由于一些鸟长得比较像,不想认错品种,就要观察细致,从羽毛颜色的搭配入手,包括头顶的、颈部的、背部的、尾部的、喉部的、胸部的、腹部的羽毛颜色,正是细节的差异决定了鸟种类的不同。

当然,初学者肯定要拜师,最好加入当地的有关组织,如广州就有很多观鸟会。这些观鸟会往往是兴趣小组性质的,加入者不需具备任何条件,在小组有活动时跟着出去,水平慢慢就会提升。

此外,国内目前有很多专门观鸟、拍鸟的网站,如鸟网等,观赏别人拍摄并上传的鸟类照片,对提高水平也有很大帮助。

最后,刚开始接触观鸟不要浅尝辄止,比方说望远镜拿不稳,晃来晃去觉得晕,或者因为懒,不愿意出去,这些都可能导致放弃,因而持久的关注度和兴趣很重要。

向导:黄溪

北海资深驴友、北海市青年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

■北海观鸟自然环境优越

对观鸟及拍鸟爱好者来说,北海可以算是近两年开始热起来的一个最佳目的地。由于三面环海,拥有优异的自然环境和大面积的红树林湿地,多种水鸟在北海自由生长和繁殖,一年四季均能观赏到不同种类的水鸟。白鹭和池鹭是北海湿地的常住客,其它水鸟如反嘴鹬、鸬鹚、凤头潜鸭、白眉鸭、黑翅长脚鹬、彩鹬等也较为常见。

■观察与拍摄的最佳地点在哪里

观察或拍摄水鸟最理想的地方是与北海银滩一脉相连的冯家江吊桥至金海湾红树林一带,由于这一带多是虾塘及红树林湿地,非常适合水鸟觅食栖息。而金海湾红树林还是全中国唯一一片沙生红树林,观察其植物胎生现象也很有趣。

猛禽方面,中国已发现并且公开的猛禽迁徙通道非常少,官方记录较多的是北京的百望山和青岛的长岛。而北海冠头岭有可能是自青岛长岛以南,唯一有被记录的大陆猛禽迁徙通道。每年9月中旬到11月,北海冠头岭都会迎来大量猛禽。由于猛禽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平时很难见到它们成群结队,但在这一季节,它们会像大雁一样成群迁徙,是难得一见的景观,也是很好的拍摄内容。

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距离市区不远,可以骑车前往,抵达后先到山顶看猛禽,而后回到山脚欣赏海上日落,再在山脚下的疍家海上餐棚吃一顿原汁原味的海鲜大餐。

收藏此页】 【打印

专家聊天气 更多

大寒阴冷且多雨雾 广西大部阴雨中迎新年

大寒阴冷且多雨雾 广西大部阴雨中迎新年

未来七天,包括春节期间(1月21-27日),我区以阴冷天气为主,初一、初二受中等偏强冷空气影响,阴冷有小雨,各地气温下降4~6℃局地8℃以上,初三、初四天气转好,部分地区可见阳光,初五、初六有雨雾天气。

气象服务

气象服务热线
拨打400-6000-121进行气象服务咨询、建议、合作与投诉
天气预报电话查询
拨打12121或96121进行天气预报查询
手机查询
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登陆中国天气WAP版查看各地天气资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 人员招聘- 客服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手机版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10385-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