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饮用水源地“撒野”
——我区启动“水源保护·监察行动”调查污染“黑手”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李贤
■核心提示
曾记否?那些快乐的点滴:田间、地头、山涧,随时掬一把清泉,浇湿快乐的脸庞,犒赏疲惫的身心……可如今,喝干净的水几成奢望——来自自治区环保厅的数据显示:我区农村一年产生生活垃圾500多万吨,排放生活污水一年4.4亿吨、畜禽养殖废弃物废水6亿吨,还有土壤污染面积达600平方公里。
这些“深水炸弹”潜伏在我们赖以生存的小溪、水库、河流中。更为严峻的是,当前我区对上述污染的处理能力还达不到总量的20%。如何让广大群众喝上放心水?“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各地掀起了一波波保护、整治水源的热潮。近日,自治区纪委监察厅组织自治区环保厅、水利厅、林业厅等部门组成检查组,深入桂林、贺州、钦州、北海、崇左等地的主要饮用水源地进行明察暗访,并提出针对性的生态治水良策。
1.养殖威胁“华南第一湖”
【现状调查】走近青狮潭水库,20多平方公里水面上,近6万平方米的网箱养殖星罗棋布,几乎覆盖了所有水域,竹排纵横期间,藻类大量繁殖,水体悬浮物很多,水体浑浊,呈青色;至少5.1万平方米的非法灯光诱捕设施,将各种鱼类不分大小一网打尽,造成水库渔业资源迅速减少,库区生态失衡。特别是诱捕时使用的灯光电源,对水上捕鱼者和周边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构成严重威胁。
这座距桂林市区28公里、在上世纪60年代建成的大型水库,集城乡供水、农业灌溉、防洪补水、旅游观光和发电等功能为一体,是桂林市后备水源地,总库容6亿立方米,水质曾达到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号称“华南第一湖”。
“以前,水库湖水清澈如碧,20余种鱼类嬉戏其中,乘船游览湖面,碧波万顷,一望无际。”提起如今的青狮潭,当地老农黯然神伤,流域内的度假山庄、养殖场、矿山等产生的垃圾,也由水库接纳,水质变得更加槽糕。
【症结剖析】我区水资源条件优越,依托水库、河道生存的网箱养殖已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产业的壮大加剧了水体的污染,青狮潭水库问题只是冰山一角。全区各地曾多次治理、取缔网箱养殖,但收效甚微。
“网箱养殖是政府鼓励发展起来的产业,如果全面清理,政府应该进行合理补偿。”在桂林和钦州,养殖户均表示同样的看法。记者采访发现,在青狮潭水库养殖的网箱中,每个网箱的存鱼价值少则1万多元,多则七八万元,每个养殖户通常都有几个网箱,如果强行拆除,养殖户损失较大。同时,库区群众大部分生活困难,目前政府尚缺有效地解决渔民生活出路的办法。
【对策出路】我区畜禽养殖每年排放的污物废水多达6亿吨,加上庞大的网箱养殖产业,对饮用水源安全已构成严重威胁。对此,检查组提出,全面推广清洁养殖技术,实现生态循环是一剂良方。
在桂林,兰田、公平等地的渔民就向检查组表示,愿意以股份制形式组成库区渔业合作社,通过“以库治库、以库养库”方式,带动库区移民致富。而通过渔业合作社的有效运作,增加鲢鱼、鳙鱼等滤食性鱼类的放养量,减少对商品饲料的依赖,可尽快恢复水库或河道的合理生物链,形成生态治理的良性循环。同时,我区可借鉴浙江千岛湖的成功经验,利用水库的优越水源条件,培植无公害鱼、有机鱼品牌,利用优质产品创造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