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的丛林部落居民
雨林部落的房屋
对那些生活在世界的热带雨林深处、被人们称之为“遗失的部落”的丛林人来说,被遗忘并且继续生存下去,要比因为砍伐森林而被外来者发现与毁灭要好得多。而这样一个家园被毁、生活方式惨遭破坏的命运却降临在亚马逊地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世界上其它雨林栖居部落头上。
国际幸存者组织是一个致力于全世界范围内保护部落民生存权利的国际组织。它在伦敦办事处的成员费欧娜·沃特森指出:“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被遗失的部落倘若还存在,那也已所乘无几。在最为偏僻的地区,譬如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西部可能还残存着未被发现的丛林部落,但今天许多这样的部落对于更广阔的外部世界也并非一无所知,尽管他们与之老死不相往来。”费欧娜乐于使用“孤独的”以及“不接触”来形容这些部落,因为“尽管我们知道他们的存在以及他们栖居的地区,但是他们与这个外部世界却没有持续的联系。由此,有关他们的消息的唯一来源,是那些同他们做生意的人们口头流传的。”
在这些被遗忘的部落中,迄今最晚与外人接触的是巴西的库鲁博人,总人口约200-300人,他们居住在秘鲁和哥伦比亚交界的巴西西部的迦瓦利山谷。虽然自1973年起外界就已经知晓库鲁博部落的存在,但是直到1996年10月,巴西政府的国家印第安人基金会的代表才与20-30个库鲁博人建立联系。在此之前,几次与这支半游牧的狩猎与采集部落建立联系的企图均以失败告终,并且导致了9名政府官员与若干名库鲁博人的死亡。
政府用来进行接触的信物是闪闪发光的金属制品:砍刀和铝锅。当印第安人基金会的搜索小组披荆斩棘在丛林深处发现了茅屋与田园的时候,那些心情恐惧的库鲁博人早已撤退到茂密的丛林深处。搜索队留下一些铝锅和砍刀,随即撤退。在其后的几个月里,这样的过程反复出现。当库鲁博人认定他们有可能信任这些来访者时,一些戴着头饰与腰布的库鲁博男子从玉米地中出现,捡起了这些礼品,并回报给来访者以收获的玉米;一些除了装饰品外身上一丝不挂的库鲁博妇女也怀抱着婴儿随之走了出来。
费欧娜说:“这些丛林原著民正处在极度的威胁与恐惧中,如果你看看他们与外界冲突的记载,你会发现这些印第安人根本毫无机会去对抗那些全副武装的外来者。他们知道在过去白种人曾经杀害他们,因此他们总是尽可能在自我防范。”
库鲁博人与其他部落的未来命运正如同热带雨林本身一样危机四伏、难以预料。对那些与热带雨林相依为命的部落民来说,从外界传来的信息似乎总是不详的一句话:适应或者死亡。(摘自《地球村周刊》1999年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