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二
三江源上的“持久战”
在巴颜喀拉雪山山口,东巴一家四口的帐篷就搭建在这里。东巴告诉记者,10多年前他养了800多头牦牛和羊,村子里很多人和他一样,都算比较富裕,但现在不行了,草场越来越少,牛羊也越养越少。
东巴弯下腰给记者做了一个手势,他说,以前这里草长得很茂盛,有50厘米高,现在却是贴在地面上长。就在记者采访他时,距离10米远的草皮上,两只黄灰色的老鼠,正从洞口钻出来,在东巴家的帐篷旁悠闲地转悠,“现在我们最头痛的是草地上到处都是这样的老鼠,杀也杀不尽,它们吃尽了草皮、草根,我们的牛羊就没有草可以吃了。”
在三江源凡是有草皮的地方,记者都能见到老鼠洞;老鼠一点都不惧怕人,一旦走进,它们便迅速地钻进洞里不出来了。
鼠害严重,导致草场退化,三江源地区很多牧民面临与东巴一样的困境。记者了解到,在上世纪70年代,玛多县水草丰美,8000名左右的牧民最高养有80多万头牛羊,人均收入为500元,是当时全国首富县;而如今由于草场退化,玛多县人均收入已经排在全国倒数,是全国排得上号的贫困县。
记者见到玛多县畜牧局草原监理站站长桑杰才让时,他正在商讨着应该到哪些草地上布置鹰架,据悉,一只老鹰一天最多可以抓到80只老鼠,可以管到650亩的草原上没有老鼠。
“我们现在正在进行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人鼠大战。”桑杰才让告诉记者,除了从2006年以来对2500万亩草原投放无二次毒害的生物防鼠药外,从今年开始在400万亩草原上安装6150根招鹰架、鹰巢等,“我们正在想办法将鼠害降到最低。”
挑战三
没有像样的污水处理厂
随着当地人口的增长,以及到三江源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人们生活排放的污水和垃圾也日益威胁到水源地的安全。据介绍,三江源水流域在玉树州境内的面积达到23.8万平方公里,但记者采访中得知,在如此核心的区域内,由于缺乏资金,竟然没有一座像样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污水仍是直排入附近小河,流入通天河,流入长江。
此外,一些退牧还草后的居民,在失去放牧的收入来源后如何生活,也值得关注。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