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卡罗来纳州12号公路被洪水截成5段。
飓风“艾琳”掠过华盛顿,卷过纽约,降格为热带风暴,一路向北吹。而后,一些美国人开始质问,这场飓风到底是大自然的产物,还是仅仅是一场由美国政客和媒体吹出来的“巨大旋风”?
飓风前过分渲染灾难
纽约是美国大都会,是媒体帝国阵地,是金融发电站,更是全世界最容易进入好莱坞灾难片镜头的受灾地。
而对于盘踞在曼哈顿的诸多美国媒体而言,不能错失这次在家门口报道灾难的机会。于是,众多戴着头盔和风镜的知名记者竞相描绘“恐怖”场景。
“‘艾琳’还没有到纽约,一家美国大媒体向观众展示所预测的灾后情景:约翰·肯尼迪国际机场浸泡在6米多深的洪水中,华尔街彻底淹没,纽约地铁系统完全损毁……”
看见这些报道,观众难免害怕。但当真正的“艾琳”吹到纽约,那些最年轻有为的电视记者们,包括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名记安德森·库珀,举着话筒,说的完全是另外一码事。
玩手法“表现”局势恶化
法新社描述,美国多家电视台报道“艾琳”的画面中不乏记者顶着强风、麦克风沾着雨水、讲话断断续续的场景,但有意思的是,背景画面中,路人行走的姿势却是相当常态。
“有时,聪明地变换一下镜头角度,纽约的积水看上去便可更加夸张。”法新社评论说。更有甚者,一家美国电视台的一名记者选择站在下水道入海口处报道,翻卷的浪花将泛着泡沫的粪水一波又一波浇在他头上。“情形似乎以一种恶劣方式持续恶化,”这名记者播报称,“气味真不好闻。”
但即便在平时风平浪静的时候,这处下水道入海口也没有人驻足。可见,选择报道地点、变换拍摄角度,确实不失为一种贴近主题的报道手法。
预防如何掌握“度”?
截至28日的统计数字显示,全美已有18人死亡。
法新社文章认为,客观地说,媒体一浪高过一浪的飓风报道也许并不是他们的初衷,也许他们只是在报道他们被别人告知的事情,“别人”包括美国国家飓风研究中心、气象专家,还有美国政客。
事实上,对飓风这类可预测的自然灾害,预防总是强于疏忽,但一些人在“艾琳”吹过后发现,预防着实需要一个“度”,如何做到“适度”、避免“过度”,值得探讨。
政客应对 过犹不及
从美国总统奥巴马,到国防部长帕内塔,再到纽约市长布隆伯格,无一不在这次飓风来临前后表现活跃。
《纽约时报》等认为,2005年确实致命的“卡特里娜”飓风让时任总统小布什失分不少,为了不失分,甚至要得分,奥巴马表现出一种完全不同的积极姿态,取消度假、举行电视电话会议、召开紧急应对会、宣布紧急状态……
新泽西州州长克里斯蒂,一名共和党总统选举候选人的竞争者,飓风期间屡次出现在媒体镜头中,他不仅成功地让100万人迅速离开家园,而且还在电视画面中明确告诉人们:“远离那该死的海滩!”纽约市长布隆伯格,下达了不少史无前例的指令。用法新社的话说,“第一滴雨水降落前,纽约便提前关停”。
虽然有人在这次飓风中丧生,但一些批评者认为,飓风带来的损失与政府预告的情形实在相差万里。
知名美国新闻网站《野兽日报》评论:“一些媒体受到误导,认为‘艾琳’会成为世界末日……一些国家级媒体把这次飓风最不可能发生的情形描绘成即将发生的情形。”
《福布斯》则称,气象记者和一些政客应该受到批评,“一些动员全民的政治指令需要重新检视”,因为经历过这一次飓风的民众在下一次真正飓风来临时可能产生麻痹心理,从而引发严重后果。
文章调侃,飓风闹剧是“飓风狂热者制造出的飓风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