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您的到来!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Version 繁體中文
天气预报 北京 上海 广州 福州 重庆 西安 南宁 深圳
中国天气网 > 专题 > 天气专题 > 高温 > 2008高温专题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高温出现频率增加

【字体:   2009-12-18 13:51:28   来源: 中国天气网

南方高温持续时间之长 近57年罕见

持续高温 近57年罕见 每年夏天,我国南方地区都要经历高温的“炙烤”。虽然今年夏天,南方的从高温的数值来看还没有华北6月的高温高,但是持续的时间很长。

今年南方高温主要分了两个时间段,一段是从7月8日开始,至24日,另一段从8月15日至9月15日,每一段持续的时间都非常长。而且,在8月15日至9月14日这个时间段中,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平均高温日数达到9.8天,比常年同期偏多2倍,是1952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的一年。

统计表明,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长达9.8天的平均高温日数仅次于1951年

据统计,今年省会城市高温日数排名前10的,有8个城市都是来自南方,并且这8个城市今年的高温日数都超过了30天。其中,长沙41天,重庆40天,武汉39天,勇夺排行榜的前三名。

重庆持续高温少雨 水电气用量连创记录
9月12日,重庆“秋老虎”肆虐,连晴10多天(图片来源:中国网)

高温加剧干旱发展 持续高温除了给城市供水、供电带来严峻考验,同时,还加剧了南方干旱的发展。

受持续高温少雨影响,南方大地爆发了50年罕见的秋旱。干旱导致江西鄱阳湖比常年提前两个月进入枯水期,赣江、湘江部分河段最低水位创历史新低;部分山丘岗地水库、山塘干涸;居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也受到严重影响。

截至11月初,江西全省已有超过90万人因旱出现饮水困难;广东310座小型水库干涸,32.5万人饮水受影响;福建龙岩水库见底,泉州水源告急,旱情十分严重。

持续秋旱导致著名的漓江水位大幅下降,河床大面积裸露,昔日秀美的漓江水景难觅踪影。

桂林 漓江
11月8日,桂林象鼻山“困”在一汪“池水”中(来源:新华网)

极端高温热浪袭击范围越来越广

然而,并非我国独立“发烧”,北半球多国集体“发烧”,热浪一浪高过一浪。有关高温灾害性消息频繁传出。

4月中下旬,印度大部地区出现持续高温。首都新德里气温一度高达43.5℃,是近50年来最热的4月天,高出往年该月正常气温5℃。孟买连续三天的温度超过38℃,西北部拉贾斯坦邦、西南部马哈拉施特拉邦和北方邦部分城市气温升至41~47℃,东海岸的奥里萨邦因高温导致至少72人死亡。

6月,由于季风北进推迟,印度中部、北部和东部、尼泊尔、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南亚诸国出现罕见持续高温热浪天气,印度东部奥里萨邦部分地区高温近50℃,巴基斯坦中部旁遮普省也出现48℃高温。高温热浪造成土地干裂、水库干涸、河流枯竭;南亚至少375人死于高温热浪的影响,其中印度120人,孟加拉国100人,巴基斯坦65人。

印度酷暑难当 官员建议将高温宣布为“国难”
6月25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一名卖冰淇淋的小贩将布盖在头上抵御高温。

炎炎夏日让印度的水电供应陷入危机。6月26日,新德里出现10多年来最严重的电荒。当天,该市很多地方停电10个小时以上。下午3时是用电高峰,需求量为4171兆瓦,而缺口则有1040兆瓦。该市1/4的红绿灯熄灭,导致交通拥堵不堪。德里大学的电脑无法工作,开学第一天前来排队报名的新生只能在骄阳下无奈地等待。地下水位大幅下落,创过去10年来最低,很多水库几乎干涸。城管部门用水车为居民送水,以解燃眉之急。据报道,新德里有一对邻居为了争一桶水大打出手,最后住进了医院;而很多城市还因为缺水少电引发市民走上街头抗议示威的事件。

由于高温致死多人,印度奥里萨邦的救灾官员素利亚·巴特罗曾一度建议印度政府应该宣布高温为“国难”。

“这样大范围的高温是很少见的。但是一般来说,厄尔尼洛出现之后,南亚地区会进入高温少雨状态。”

另外,在今年年初,澳大利亚东南部也从遭遇高温热浪袭击,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持续多日达到43℃,墨尔本1月30日的最高温度达45.1℃并连续3天高于43℃,是当地自1855年有相关记录以来的第一次。高温热浪造成至少22人死亡。同时,由于持续异常高温和干旱,加上人为纵火,引发澳大利亚东南部维多利亚州和新威尔士州森林大火,至少222人死于火灾,为该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火灾之一。


2月8日,澳大利亚墨尔本以北55公里的一个小镇上空拍摄的灾后景象(来源:新华网)

英国气象局此前预测,2009年有可能进入人类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五年之列。该气象局气象预报员约翰·哈蒙德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从各地所遭遇的热浪来看,地球正向着之前预测的“轨道”行进。今年一些中高纬度地区趋于炎热,也正是极端高温热浪袭击范围越来越广的一个印证。

请看下一页 全球气候变暖 极端高温出现频率增加

作者:小西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收藏此页】 【打印

气象服务

气象服务热线
拨打400-6000-121进行气象服务咨询、建议、合作与投诉
天气预报电话查询
拨打12121或96121进行天气预报查询
手机查询
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登陆中国天气WAP版查看各地天气资讯
关于我们-营销中心-广告服务-联系我们-人员招聘-网站律师-客服中心-会员注册-中国天气通-mobile版-微天气-使用帮助-网站地图-版权声明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与商务推广: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郑重声明:使用本站天气信息,请与本站联系获取天气信息使用授权 授权邮箱 :service@weather.com.cn

京ICP证010385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