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大暑节气期间平均日最高气温分布图
每年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时便进入了“大暑”节气。“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大暑”表示炎热至极。这时正值“中伏”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根据天文学推算,今年(2009年)大暑节气时段的准确时间为7月23日00时35分-8月7日17时01分。
根据1971年-2000年大暑节气期间(7月23日至8月7日)平均日最高气温分布图(如图)中可以看出:大暑节气期间平均日最高气温在30℃以上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中东部以及西北大部分地区,其中江南、华南、江淮、江汉、黄淮中东部、河北南部、新疆大部等地的日最高气温平均在32℃以上;浙江中部、江西中部、重庆以及新疆吐鲁番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东部的日平均最高气温竟超过了35℃,其炎热程度可见一斑。而在东北地区、内蒙古东部、西北东部由于纬度偏北,青藏高原地区由于地势较高以及西南地区大部已经进入雨季等原因,这些地区大暑节气期间日平均最高温度在30℃以下, 其中内蒙古东北部、青海大部、西藏、四川西部以及云南北部等地区的大暑期间日平均最高温度则在25℃以下。
大暑节气开始,我国北方地区陆续进入了全年雨水最多的时段,因此 “七下八上”被称为北方的主汛期。“七下八上”是指7月下旬和8月上旬,我国北方地区如华北黄淮地区、东北南部以及位于黄土高原的陕、甘、宁部分地区在此期间的暴雨天气往往相对集中,故“七下八上”也就成为防汛关键期的代名词了。而江南和华南地区在这段时间一般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少雨,常常出现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