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不是保险箱!小编搜集了关于冰箱被忽视的9个细节,你中招了吗?
又到“群蚊乱舞”的时候了,关于小蚊子的11大秘密,一一为你解开。
站姿笔挺,神态从容,语速平缓,镜片后明亮而有神的目光,传递出坚定和踏实的力量。
人民大会堂内,他站着接受了记者的采访。难以想像,这样一位身着戎装的花甲老者,曾因患腰椎管肿瘤,下腰部三块椎骨各被切除了三分之一,留下了一条无法愈合的骨槽。
上世纪90年代,身为北京军区给水工程团团长的他,率领官兵5年间转战160万公里,打井560多眼,创造了一系列水利奇迹,他也因此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团长”荣誉称号;2003年后,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他,考察调研的足迹遍布西藏、新疆、青海等欠发达地区,选题均与水有关。
他就是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军区原副司令员李国安。这位北疆军民心目中的“水神”,有着怎样的气象情缘?
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军区原副司令员李国安接受中国气象报记者采访。
牵挂:找水需要人努力,也要天帮忙
“天气条件对水利工程施工特别重要!”既与复杂地层“斗争”,还要和老天爷“抢时间”,在长达二十余载荒漠找水的生涯中,李国安对气象保障重大工程的重要性感触颇深。
思绪回到1995年。那年春天,解决内蒙古边防10万军民吃水、用水难的“952”首期工程开始施工。当在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交汇处打井时,运送设备的车队多次陷进沙窝,李国安率领北京给水工程团官兵靠揪挖、手刨,将物资一米一米地运送到井位上。当时,地表温度高达50摄氏度,对官兵们来说,无疑是身体与意志的一种挑战。
而更多的挑战还在于灾害性天气对于水利工程的影响,尤其是一些工期短的工程,如果遇上暴雨或暴雪、大风、寒潮等,进度无疑会受到影响。如何“摸清”老天爷脾气?这成了李国安心中的牵挂。
“以前我们在草地上打井,经常早晨起来发现遭‘白灾’了,由于当时不怎么关注天气预报,事后才知道整夜都在下暴雪,工程进展自然受阻。”忆及往事,李国安神情不禁严肃起来,从那以后,关注天气预报成了李国安的一种习惯。“我感觉,不管做什么,都离不开天气预报!”李国安毫不掩饰自己的赞美之情,当他带领官兵参与支援西部抗洪抢险时,当地及上游的雨情和水情便成为他们堵黄河决口的决策依据。
缘于对天气的牵挂,李国安注意到,老天爷的脾气越来越善变。他感慨道,在内蒙古工作的时候,一天之内就能经历冬、春两季,前一分钟还是暴风雪天气,下一分钟沙尘暴就袭来……而近年来,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这种天气的转换更加明显、更加频繁。对此,他不失专业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气候变化规律比较难以掌握,气象部门要提高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准确率,同时,现在互联网、手机都能获取气象预报预警信息,非常方便,百姓要随时随地关注这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