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不是保险箱!小编搜集了关于冰箱被忽视的9个细节,你中招了吗?
又到“群蚊乱舞”的时候了,关于小蚊子的11大秘密,一一为你解开。
被延迟的救助
5月2日缅甸风灾发生,导致重大伤亡,但更大规模的灾难极有可能出现在灾后:灾区被多重封锁,国际救援难以进入,物资发放缓慢,外界难以获知灾区真相。灾区的幸存者们面临食品短缺、疾病等极为严峻的生存威胁。
资料图片:2008年5月7日,一批来自印度的救援物资运抵缅甸仰光。
缅甸人信佛,十分虔诚,尤其是对佛家偈语“求人不如求己”笃信不已。就因为这样,才会在实在支撑不下去,或者认为确实难以渡过难关的时候向其他人求助。行走在灾区,可以感觉到这种“谨慎”,不能不说与该国人民坚忍的性格有关。但是关于缅甸方面对国际援助所采取的“谨慎态度”,国际上多有议论。
5月10日傍晚,一些记者抵达此次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伊洛瓦底省博葛礼镇。入城前的关卡处,记者受到军方的盘问,最后被拒绝进入。2004年12月,缅甸海啸的真实报道就曾在仰光受阻。各国媒体需要克服种种困难,突破各种封锁才能到达灾难核心区。
不仅仅是记者,众多的国际救援组织乃至缅甸的个人援助者也被阻挡在外。缅甸国家计划和经济发展部长吴梭达表示:感谢联合国和世界各国政府向灾民捐助救援物资。但他重申,本地机构将负责救援行动。5月12日,在仰光,调度缅甸救灾物资发放的负责人吴单吾对《南方周末》记者强调,他们愿意接受国际所有的物质援助,但不接受外国救援人员的到来,也不接受任何国外个人前往灾区发放救援物资。
高温下,大多数的尸体已经腐烂发臭,带过滤物质的双层口罩也无法阻挡阵阵异味。虽然无力完全清理,但缅甸政府依然拒绝了他国救援组织的人员支援。5月5日,缅甸军政府请求联合国提供紧急救灾援助,以缓解热带风暴给缅甸造成的严重灾害。
而就在当天,缅甸政府拒绝了美国提供的援助。5月12日,缅甸终于作出让步,接受了来自美国的救灾物资。然而,政府仍然拒绝为大多数外国援助专家发放签证,坚持说这个长期孤立的国家有能力自行发放救助。
即使是长驻缅甸的联合国救援组织,要将救援物资送往灾区,也面临重重障碍。他们只能将物资送到受灾相对较轻的城镇,而不能直接送到村庄。一路上军政府设置了重重关卡,许多前往救援的民间车辆被迫退回。
缅甸政府的另一层考虑可能在于:军政府不希望外界的介入对自己的政权产生影响。同样,2004年印度洋海啸时期,缅甸军政府就曾拒绝接受外部国际援助。一方面,这是基于杜绝西方干涉的自然反应。在缅甸政府看来,西方一直都未放弃任何机会向这个“非民主”国家进行“民主渗透”;但另一方面,也部分反映了缅甸“闭关锁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