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的气候也出现了明显的变暖趋势,其中尤其是北方的冬季增暖最为突出。暖冬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影响人类的健康和日常生活,而且对经济活动、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也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冬季平均气温偏高是暖冬的总体特征。
有关研究和现有的气象业务对暖冬这一提法商未有统一的认识。不同的研究者和不同的单位、地方确定暖冬的标准不完全相同。较多的是以冬季平均气温超过常年平均值或超过常年平均值在0.5℃以上则视为暖冬。此外,由于计算常年平均值的年份不同、温度的年内和季节内的波动以及人们直观感受的差异等,引发了学术界和公众对暖冬的争议和疑虑。
2008年8月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发布了《暖冬等级》国家标准(GB/T21983-2008),该标准对冬季平均气温序列采用三分位方法确定单站暖冬阈值,使其在空间和时间上具有可比性;制定了单站暖冬等级指标,将单站暖冬分为弱和强两个等级。在此基础上,制定区域及全国的暖冬指标和暖冬等级划分标准。区域暖冬采用站点百分比确定;全国暖冬采用暖冬面积百分比界定,可以有效地消除因我国台站分布不均所造成的影响。
国家气候中心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整编的、序列长度在30年以上的全国574站1951-2007年月平均气温数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暖冬等级》国家标准,给出了单站、区域和全国暖冬的定义及其等级的划分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1952-2007年暖冬事件的变化趋势。
56年中,全国性暖冬共发生15次,分别是1973,1979,1987,1990,1991,1993,1995,1997,1998,1999,2001,2002,2003,2004,2007年的冬季。可以看到,全国性暖冬基本上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其中,1990年以后有11个暖冬;1997-1999年和2001-2004年为两个连续的全国暖冬时段。1952-2007年期间,全国强暖冬事件共出现了5次,分别是1979、1999、2001、2002和2007年。
1952-2007年全国暖冬指数及其线性变化趋势
1952-2007年,全国暖冬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暖冬面积以每十年10%的速率增加。在15个暖冬中,以1999年(98.9%)、2002年(90.7%)和2007年(88.5%)这三年冬季全国暖冬的范围最大,强度也最强。其中,1999年是56年中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暖冬,全国几乎所有的台站均达到单站暖冬的标准,其中强暖冬站数在暖冬总站数的比例高达83%。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全国冬季增暖的趋势非常明显,但存在较大的年际变化。在冷期中有很暖的冬天,如1979年;暖期中也会出现很冷的冬天,如1996、2000、2005年。2000年冬季,我国不少地方出现了持续严寒天气,南方一些地区出现了此前近20年来的最低气温,农业遭受严重低温冻害;2008年冬季我国更是经历了一场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给各行各业造成严重损失。因此,这种在暖背景下的异常冷冬天更应引起我们特别的关注。(文/李小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