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构成:从拉洋片到人性化翻译
现代感十足的新版《天气预报》凝结了太多人的智慧和辛劳
最早的《天气预报》节目中,只有13个城市的24小时预报,那是简陋的“拉洋片”阶段,还算不上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电视栏目。
在1986年国庆之后,《天气预报》进入了栏目化时代。1988年之后,《天气预报》开始比较固定地使用卫星云图、24小时预报、48小时预报三个全图。城市预报部分也渐渐地固定为34+15模式,即主持人口播34个主要城市(首都、省会、首府以及港澳台,并重播北京),字幕滚动播出15个城市和地区(计划单列市、革命老区、沿海开放城市、高雄以及西沙和南沙)
从前《天气预报》节目的文字稿是中央气象台主班预报员亲自撰写,连“观众朋友晚上好,欢迎收看天气预报”这样的开场白都要写。无论是幕后的配音还是台前的主持只要原原本本地说一遍就可以了。所以那时候大家把主持人工作简称为“背稿子”。
那时候的节目文稿完全是云图说明加24和48小时预报,整个节目也可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现在完全不同了,每天的节目时长都要求0秒误差,无论多少预报预警,也无论短期预报文字只有"全国大部分地区为晴到多云天气",主持人的出镜部分都要精准地保证110秒。现在有时候主持人手里还会拿着一个遥控器(观众称之为“黑匣子”),标注符号、勾画图形,一边说一边操作,心里还要估算着口播的秒数,节目的发展锤炼着主持人一心三用的职业素养。
现在《天气预报》节目的信息,既有传统意义上的短期预报预警,也有中期预报和展望,还有地质灾害、森林和草原火险、二十四节气、交通气象条件、农业(或气候)干旱监测预警,有来自地方气象部门的预报和评估,有灾害现场报道,有典型城市或区域的个例分析,有时候还有空间天气、气候事件以及热点问题聚焦等等。
所以现在《天气预报》节目既要采集海量信息并进行遴选和编串,又要不断地提高电视化呈现和人性化传播方面的建设,也就是在预报基础上的服务能力建设。原来主持人的工作仅仅是“背诵”,现在很多人开始把主持人的工作称为“翻译”了。认可《天气预报》主持人也成为观众认可天气预报的一部分。(作者:宋英杰)
>>>更多精彩 点击生活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