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云南的气象干旱很早就引起了气象部门的关注。2月初,气象专家即对干旱原因进行分析,并及时提供农事建议。2月23日至25日,郑国光赴云南检查指导抗旱救灾气象服务工作,并深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详细了解当地的天气气候以及展开预测预报服务的情况,同时慰问了坚守在抗旱服务一线的云南气象工作者。
2月27日9时,中国气象局启动了重大气象灾害Ⅲ级应急响应。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及四川五省(区、市)气象局相继启动Ⅲ级应急响应。3月2日,贵州省气象局根据旱情将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Ⅱ级,3月10日提升为Ⅰ级应急响应。3月17日中午12时,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将干旱Ⅲ级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Ⅱ级。应急响应期间,中国气象局先后派出5个工作组赴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五省(区、市)检查指导抗旱减灾气象服务工作。
2月27日以来,中央气象台、国家气候中心每天与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及四川五省(区、市)气象局滚动会商旱区短期、中期、延伸期天气预报和干旱发展趋势,特别是针对降雨等重大转折性天气,及时组织进行天气和短期气候专题会商;西南区域气象中心和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五省(区、市)气象局也加强区域联合预报预测专题会商,认真分析研究天气变化,全力做好、做准预报。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及四川旱区气象台站打破常规,及时启动干旱加密观测;除采用传统土壤测墒方式外,充分采用移动自动测墒设备开展土壤墒情普查和加密观测;加强干旱、火情、植被等卫星遥感监测。应急响应期间,中央气象台、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五省(区、市)气象专家组赴旱区一线调查旱情、墒情、苗情,为抗旱减灾气象服务提供第一手资料,及时开展干旱背景分析和影响评估工作。
在报送《重大气象信息专报》和《中国气象局值班快报》的同时,中国气象局从2月27日起每日向党中央、国务院和相关部门报送《抗旱气象服务专报》,及时提供旱区天气实况、旱情墒情、热源点监测、未来天气和旱情发展趋势、影响评估和建议、人工增雨作业情况等决策服务信息。旱区各级气象部门也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报告决策服务信息,提出抗旱减灾决策建议;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公众发布天气、干旱最新情况,开展抗旱防灾科普宣传。
各级气象部门还强化抗旱减灾部门联动,深化与民政、农业、水利等相关部门的协作沟通。截至3月27日,中央气象台已发布干旱黄色预警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