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一不与气候息息相关。就居住来说,建造房屋必须要考虑气候的影响。从人类发展史来看,建造房屋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房屋,营造一个保护性的、舒适的小气候环境,适合人类生活与工作。所以,房屋的结构首先必须适应当地的气候特点,使之便于利用有利的气候条件,而避免不利的气候影响。同时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各地劳动人民在长期适应气候的过程中发展起各自具有地方风格的住房:
东北的炕:
东北的火炕缓和 资料图片
由于东北地区是我国的“寒极”,不论农村还是城市,居民住房矮小、紧凑、密闭的特点很明显。这一方面是为了保温,另一方面也是为适应低湿的气候条件,就年平均湿度而言,哈尔滨比成都低15%,比武汉、广州低12%。农村一般两间为一套,内间是卧室,以炕代床,这是这里居民顺应气候的智慧产物。炕用砖、坯等砌成,置内室南侧。
窗户纸也是根据天气情况贴在窗外 资料图片
内屋南侧还开设较大的窗户并贴上纸。有趣的是,窗户纸是贴在窗户的外侧。这是因为,若贴在内侧,飞雪易钻入窗台,室内温度高,使雪融化,造成窗台剥蚀;再者,由于室内温高湿重,窗户纸则会因吸湿水分而容易脱落。相反,冬季多降干雪,纸贴在窗外,反无湿落之虑。除了火炕,农村还普遍采用地炉、火墙等取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