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口罩防霾只是心理安慰(图/徐天保)
核心提示
进入秋末,南宁的雾、霾天气也逐渐增多。经历了去年的十面“霾”伏,大家现在都有点谈“霾”色变,路面上戴口罩的人也越来越多。但市面常见的五花八门、花里胡哨的口罩,是否都有防雾或防霾作用,都有哪些口罩是“坑爹”搞噱头的呢?近日,记者就此对环境学专家和专科医生进行了专访。
霾出现
每逢秋冬季都是雾霾多发季
这几天,天气晴好,风小雨少,广西一些地方已经出现霾天气。南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黄莉介绍说,雾霾天气多发于秋、冬、春三季,是因为这些时段地面为冷气团控制,并且风力较小,夜间晴朗,地面辐射降温大,出现垂直逆温形成静稳的大气层结,对空气污染物扩散稀释不利,从而使空气质量变差。
南宁市雾霾天气演变有三个阶段。一是在初秋季节,通常是雾霾并存,这是由于南宁离海较近,降雨也较多,空气湿度相对较大,在初秋空气并不是太干燥,在晴朗的夜间,空气中的水汽由于气温低,接近饱和而凝结成水珠,漂浮在空中,从而形成雾,而到了白天,气温上升,空气对流加大,湿度减小,雾就很快消散了,如果污染物颗粒较多,就可能由雾转化为霾,此时的雾或霾程度都较轻,出现时段主要在夜间和早晨;二是到了秋末初冬季节,南宁也进入旱季,降雨少,湿度小,空气污染物得不到沉降,长时间堆积浓度大,就出现了较重的灰霾,此季节以霾为主,程度加重,有夜间重白天略减轻的特点;三是在冬末和春季,偏南暖湿气流逐渐增强,空气污染物和充沛的水汽共同作用容易形成的大雾天气,此时的能见度和空气质量都最差,并且连日不散。
霾天气
去年南宁有霾日达到45天
当有霾时,能见度小于3000米,则发布霾的预警信号;当出现雾时,能见度小于500米,则发布雾的预警信号。据了解,近5年,南宁市的雾霾总日数总体呈现波动性上升趋势,但由于每年的冷空气、暖湿空气的活跃程度不同,有些年份也有较大起伏,如2011年冷空气势力较强,雾霾日数都较少。2011年的时候,由于冷空气比较强势,南宁市无论雾日还是霾日都较少,所以有人说雾霾基本靠“吹”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而2013年,南宁市出现雾日162天、霾日45天,城区共发布雾预警信号14次(1月~4月13次、11月1次),霾预警信号2次(12月)。
黄莉告诉记者,10月6日以来,南宁市部分城区早晨出现轻雾,8日~10日还出现了轻雾转轻微霾的天气。虽然街头巷尾,带着口罩的市民日益增多,但是对于选择口罩这块,老百姓却是各自持着标准,但是大多数南宁市民对于戴口罩防雾霾不以为然。
防雾霾
并不是所有口罩都有实效
市民梁女士在南宁生活二十多年了,她就觉得南宁的雾霾相对于北方来说不是很严重,自己上班距离也较短,所以不会太在意空气雾霾的问题,也比较少戴口罩。与梁女士观点相同的还有市民陆小姐,“南宁的雾霾天气不是很明显,我不会专门为了防雾霾而戴口罩,只有天气特别冷的时候戴口罩保暖。”不过,陆小姐对于口罩的分类也不是很清楚,觉得质量好、没有异味就可以了。
而选择戴口罩的市民无论是口罩类型还有购买场所也是大相径庭:有持好看实惠观点在地摊购买的;也有顾忌卫生质量在药店购买的;还有为了防尘防雾霾到权威网站购买的。不过,在记者继续追问下,大家都对于口罩的类型及功用并不十分清楚。
其实,雾霾并不是那么容易防得住的。南宁市的灰霾的主要污染物是细颗粒物,即PM2.5,由于PM2.5细颗粒物十分微小,只有戴上达标的、专用口罩才能起到防御的作用,而市场售卖的口罩一般达不到这个要求。这样看来,这些口罩,戴或者不戴区别不大。
保环境
防范雾霾还需从我做起
广西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黄华存自己就很少戴口罩。他认为,市面上很多口罩都不是针对防雾霾的,只有一些专业的、经过认证的口罩对于防雾霾才有效果,平时市民骑车所戴的口罩大多只是针对防粉尘。
“现在市民佩戴的口罩大多数是一般的口罩,或者是一次性医用口罩,或者是棉布口罩,这些对于防雾霾来说,没有效果。”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龙胜泽告诉记者,现在市场上售卖的口罩,有不少无论是在性能和质量上都难以得到保证,要防雾霾还必须佩戴经过检验合格的专用口罩,“而且,对于走路的市民来说,戴或不戴口罩区别不大。开电车的市民可以佩戴口罩,能避免干冷空气对于鼻腔和咽喉的刺激,能起到一定的保护呼吸道的作用。”
专家们还说了,与其关注商家打出的“概念产品”的噱头、还不如从自我做起,关注环境的保护。在雾霾高发的季节,市民应多注意气象部门发布的PM2.5指数及雾霾预报。雾霾天气时市民应减少户外活动,尽量少开车以减少汽车尾气对雾霾天气的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