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天气预报 北京 上海 广州 武汉 重庆 西安 福州 杭州
中国天气网>广西 > 广西首页 > 天气新闻

燥热“三伏天”感冒肠胃等疾病高发 生病应及时就医

【字体:   2014-08-03 17:49:43   来源: 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  

连日来持续高温,燥热难耐,各类因高温而引起的疾病也是频发。那么,为什么高温容易引发这些疾病,什么人群容易感染,有何症状,又该怎样预防呢?为此,记者采访了相关方面的医生。

感冒发烧者增多

“30天内第三次挂水了。”8月1日,柳州网友“小何”在微信朋友圈发微信抱怨。“小何”说,这几天天气太热,特别是到中午的时候,甚至达到38℃,因为工作得经常往外跑,回到办公室马上又吹空调,一冷一热下来就挨了感冒。

有这遭遇的可不止小何一个,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急诊科副主任覃碧云告诉记者,7月、8月、9月这三个月份是感冒发烧的多发季节,门诊的病人里有一大半都是感冒的。这类病人主要是经常处于高温与低温交替的环境里,冷热不平衡,加上本身免疫力较差,感冒的可能性就很大。因而出现头疼、发烧、咳嗽、鼻塞等症状。

覃医生建议,免疫力差的人容易被病毒侵犯,在高温天气里,不宜频繁走动于空调房和室外,吹空调时温差不能太大,温度应控制在26-28℃,开空调也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并注意营养、多休息、多补水。

中暑应及时就医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热死了、中暑了”的抱怨。覃医生说,其实不能把因高温带来的所有不适归结于中暑。

中暑的症状主要有四肢无力、痉挛、脱水、头晕眼花、耳鸣、心悸甚至昏迷不醒等,症状依次加重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危及生命的重度中暑。中暑的原因是由于人体气温调节中枢不能适应环境,体温调节中枢出现问题,从而出现中暑症状。

在高温天气下,暴晒、通风不好、湿度大的环境中易发生中暑。所以,长时间在室外工作、处于较闷的汽车站、候车室、电影院等人口密集又不通风的地方时,要提防中暑。

覃医生提醒,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生活方式是预防中暑的关键。比如,房间要通风透气,夏季要多饮水,适当的饮用盐水,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注意避开暴晒天气出门等。

如果遇到中暑,轻度中暑要马上转移到通风透气、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采取办法帮助降温。如果是重度中暑,就要马上就医治疗。

肠胃疾病高发期

高温燥热的天气里,想必没有什么事比来一份冰冷食品更酣畅淋漓了。但是,由此引发的肠胃疾病也就多了。

“除感冒发烧、中暑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外,在夏季排在第二的多发疾病就数肠胃疾病了”。覃医生说,因为天热,大家喜欢吃生冷食品,在接诊的病人里肠胃出现问题的也很多。

高温环境下,食物很容易被污染、滋生细菌,细菌病毒感染性肠胃疾病的患者多是因食用不洁食物、腐烂变质食物或者过凉食物引起的,从而出现腹泻、腹痛、呕吐等症状,引发疾病。

医生建议,夏季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不可贪食冷饮、水果等食物,以免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街头的小吃、夜宵排档等,往往因卫生不合格,容易引发疾病,所以要注意卫生条件。

隔夜的饭菜尽量不要食用,从冰箱里取出的食物,不要着急吃,应该加热后再食用。

皮肤裸露易染病

夏季天气炎热,衣物穿得少,皮肤就容易裸露在外面,易被蚊虫叮咬,皮肤被感染过敏,湿疹、皮炎等接触性皮肤疾病也随之而来。

预防接触性皮肤病,保持清洁卫生是关键。席子、被褥要常换常晒,要常换衣裤,并适当做好防蚊虫叮咬等措施。

而夏天也是芒果等水果的当季,不少市民在吃了芒果、虾蟹等食物后也会出现皮肤过敏,对一些食物过敏者,一定要坚持住,不要为一时贪吃,导致皮肤红肿等。

编辑:郭晓薇

收藏此页】 【打印

相关新闻

专家聊天气 更多

大寒阴冷且多雨雾 广西大部阴雨中迎新年

大寒阴冷且多雨雾 广西大部阴雨中迎新年

未来七天,包括春节期间(1月21-27日),我区以阴冷天气为主,初一、初二受中等偏强冷空气影响,阴冷有小雨,各地气温下降4~6℃局地8℃以上,初三、初四天气转好,部分地区可见阳光,初五、初六有雨雾天气。

气象服务

气象服务热线
拨打400-6000-121进行气象服务咨询、建议、合作与投诉
天气预报电话查询
拨打12121或96121进行天气预报查询
手机查询
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登陆中国天气WAP版查看各地天气资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 人员招聘- 客服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手机版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10385-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