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远的村落里,一个老伯也给我们介绍了这里水柜的使用情况。他家里种的都是玉米、牛皮菜这些耐旱作物。年景好的时候,平时基本不用人工浇水,全靠降雨灌溉。生活用水,还要靠水柜储水。村里能耕种的土地不算多,房前屋后能种的地方都种上作物。但他们不会去开发山上的土地。
喀斯特地区典型的见缝插针耕种
老伯回忆说,在“大炼钢铁”的年代,村里的人砍伐了很多山上的树木,后来为了解决生计,又砍过很多树,拿去烧柴或卖钱。郁郁葱葱的山曾经变得“鬼剃”一样,这里秃一块,那里露一块。这里本来就是喀斯特地貌,石头多,裸露的岩石容易风化,也不利于水土保持。在砍伐严重的时期,泥石流在夏季时有发生,泥水、石块把庄稼都毁了。前些年政府号召退耕还林,山又变绿了,水土保持的好了,生存环境也改善了。现在村里还通了电,烧水做饭用沼气,不用砍树了。
陪同我们考察的广西区气象局的工作人员也感觉到,近几年河池的农村发展很快,生活、居住条件改善了很多。从当地政府采取的种种措施可以看出,现在,这里仍在尝试保持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平衡之路。(作者:窦莉新)
编辑:徐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