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不是保险箱!小编搜集了关于冰箱被忽视的9个细节,你中招了吗?
又到“群蚊乱舞”的时候了,关于小蚊子的11大秘密,一一为你解开。
邱园里的棕榈温室,像不像小号的水晶宫
一个园丁,一张草图,挽救了濒于危境的博览会,这样的故事已经足够戏剧性;而更戏剧性的桥段是,这个水晶宫的草图,据说是帕克斯顿在种植王莲的过程中产生的灵感。这样的峰回路转,已经是传奇的上佳题目,以至于在博览会举行6年后,《伦敦新闻画报》刊出一副漫画:帕克斯顿的女儿站在王莲上,他正在一旁观察。这个场景还被铸成了雕塑,郑重其事地摆放在国际展览局巴黎总部的会客室里。
因为日程紧张,我们无法抽空前往曼彻斯特附近的Chatsworth庄园,不过还是去了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Kew Garden)拍拍王莲是什么样儿。王莲是否能够撑住一个女孩的重量疑问没有解开,但边上的棕榈温室(Palm House)却令我们目瞪口呆:这不就是一个小号的水晶宫么?这座温室建于1848年,钢铁结构,玻璃幕墙,中央同样有个穹顶,只是它的外立面是斜的,这点不同于水晶宫。与其说水晶宫是因为王莲激发的设计,更不如说,水晶宫是帕克斯顿在温室设计基础上的跨界嫁接,毕竟,他在Chatsworth庄园已经是一位出色的温室建造者。
水晶宫设计师 Joseph Paxton
水晶宫的立面
有趣的是,当我整理影像资料时,发现美国PBS出品的《维多利亚女王的帝国》这套专题片用了半集的篇幅来讲1851年的万国工业博览会,而其中的水晶宫情景再现镜头居然就是在邱园的棕榈温室拍摄的!
水晶宫的方案完全突破了砖石结构的建筑风格,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吴焕加把它形容为现代建筑的第一朵报春花,因为钢铁和玻璃幕墙的使用要一直到19世纪末期才开始在美国流行开来。
设计水晶宫无疑是园艺师帕克斯顿的一次冒险,而选择这样的方案,也是阿尔伯特亲王的再一次冒险。但这个冒险的背后,是英国发达的工业体系在支撑:84000平方米的玻璃在伯明翰被制造出来,并迅速地被运到伦敦;再以工业组装的方式搭建,17个星期的时间宣告了一个传奇的诞生。
如果说,显示国家实力即便不是阿尔伯特亲王举办博览会初衷的话,那么,这至少也成为了一个结果——而实际上,这恰恰是世博会之后逐步产生世界性影响的根源所在。
荣光,荣光,无上的荣光。女王在1851年5月1日写下的日记,记录了她和丈夫在那个年代冒险的胜利。万国工业博览会成为女王最美好的巅峰记忆,到了1857年,在她的坚持下,阿尔伯特亲王终于被授予“王夫”(Prince Consort)的封号。
直到电视专题片《百年世博梦》后期制作时,我终于看到了资料导演辛苦搜集来的水晶宫活动影像:1935年秋天一场音乐会正在此举行,有些斑驳的画面之下,这座依然闪耀着光芒的建筑在眼前逐步现身。而另一组画面则是燃烧的烈焰,毕毕剥剥的声音和急促的画外音,1936年11月30日,水晶宫焚于大火。播放这段资料时,整个编辑间里鸦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