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Morakot)”8月4日凌晨在太平洋西北洋面上生成后,强度不断加强,路径复杂多变,先后袭击了我国东南部多个省市,台湾、福建和浙江等地区以及周边海域的阵风有12~15级,台湾台东县兰屿的风力达17级以上。台湾南部遭遇了50多年来最强的一次降水天气过程,全岛过程雨量普遍达500~1500mm,其中嘉义县阿里山的总雨量达3000mm。如此强的罕见特大暴雨导致台湾中南部地区洪水、泥石流等灾害泛滥,造成极其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台风登陆期间恰逢天文大潮,福建、浙江等地的沿海地区风大浪高,潮位高涨,多个县市的海堤均出现险情。以上区域还普降暴雨到特大暴雨,其中福建东北部和浙江东南部的累积雨量达500~800mm,浙江泰顺县九峰乡的过程雨量超过1200mm。
莫拉克台风给台湾南部重带来特大暴雨,泥石流肆虐,不少房舍身陷泥流之中
2.莫拉克台风的活动特点
2.1路径复杂、移向多变
台风“莫拉克”在台湾以东洋面曾出现打转、南折、西行、90°北折等复杂路径,在登陆台湾前突然发生90°西折,进入台湾海峡后改为90°北折,登陆福建前又突然大幅度西折,登陆福建后沿偏北方向缓慢移动并入海。先后经历了西北-偏西-偏北-登陆后偏西-穿过台湾海峡后偏北行等五个阶段。路径复杂、移向多变。
2.2移速变化大、中途停滞时间长
台风“莫拉克”移速经历了由慢变快,再由快减慢的过程。从生成至到达台湾近海的40多个小时内,移速基本在10~15km/h之间,然后在台湾东部近海停留了12小时后才登陆花莲。“莫拉克”登陆台湾后9小时横穿台湾中部,移动速度减慢到5km/h,在台湾海峡滞留了31小时后才登陆福建,其在台湾东部近海和台湾海峡滞留时间之长为历史少有。台风“莫拉克”二次登陆后进入浙江北部,移动速度又从5km/h增大到10km/h,直至进入黄海消失。
2.3台风强度强、维持时间长
台风“莫拉克”从4日02时编报为热带风暴,5日14时发展为台风,7日23时强度达鼎盛期,中心气压955hPa,10级风圈半径维持在100~120km,中心最大风速40m/s持续了43个小时。第一次登陆台湾岛至第二次登陆福建时,中心最大风速基本保持在38-33m/s。以往两次登陆型台风一般是登陆前强度减弱,进入台湾海峡后重新发展,强度增强。而台风“莫拉克”是登陆前后强度基本维持不变,所以给台湾岛造成了重创。
2.4云团不对称性明显,尺度范围大、雨量强、破坏力大
台风“莫拉克”生成后,随着其强度的不断加强,范围不断扩大,7级风圈半径从100km发展至最强时的500km。强降雨区主要出现在其移动路径的南到东南一侧,呈现出典型的非对称分布。莫拉克台风移动速度缓慢带来超乎想像的惊人雨量,8月6~10日5天之内台湾南部很多地方的雨量都超过了1000mm,很多地方还超过2000mm,台湾在此次风灾中的遇难人数估计已超过500人,造成7000多人无家可归,财产损失逾新台币500亿元,台风“莫拉克”是造成台湾50年来最重损失的台风。
3.灾害成因分析
3.1环流条件分析
分析台风移动路经的着眼点要放在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活动和西风带槽脊的位置和强度变化上。当4日“莫拉克”编报为0908号热带风暴时,500hPa西北太平洋副高主体稳定在150°E度附近,“莫拉克”位于副高西侧,受西北西方向气流引导,向西北方向移动。随后,黄海上空弱脊东移,副高加强,从块状逐渐演变成东西向带状形势,“莫拉克”便从副高西侧调整为副高南侧,受偏东气流引导,台风“莫拉克”转为偏西行,移动速度加快,维持在15~20km/h左右。7日上午开始,渤海上空小槽东移,副高强度减弱,逐渐东退,副高引导气流偏西分量减弱,偏北分量加强;与此同时,西太平洋上同时存在三个热带气旋,除了台风“莫拉克”之外,还同时存在0907热带风暴“天鹅”以及0909“艾涛”(见图1)。由于三个热带气旋相互作用的效应,台风“莫拉克”的引导气流变得越来越弱,越来越不清楚,加之台湾岛地形的阻挡作用,在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使得台风“莫拉克”移动方向复杂多变,移速极其缓慢。随着0909“艾涛”向西北移动,副高东退,“莫拉克”主要受自身内力的作用向偏北方向移动。9日20时,河套地区浅槽东移,“莫拉克”受槽前西南气流影响转向北东北,直至11日20时在黄海消失。可见,高空的引导气流偏弱以及洋面上存在三台风相互牵制的效应是台风“莫拉克”移动速度缓慢、路径复杂多变的主要原因。
3.2水汽条件分析
充足的水汽输送是台风强度增强的一个重要原因,水汽输送通过影响台风的热力结构来影响台风强度,水汽凝结、潜热释放是台风获得能量维持的重要条件。登陆前,在水平方向上台风“莫拉克”的南部一直维持着水汽通量的大值中心,西南季风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潜热能源,同时副高南侧的偏东气流从海洋上输送大量水汽,使得台风强度维持,移速缓慢;在垂直方向上,暖洋面为水汽向上输送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积云对流释放出大量的潜热形成台风暖心,为台风提供主要能量来源。登陆后,虽然台风“莫拉克”在垂直方向上的水汽来源消失,但在对流层低层仍不断从海洋湿空气中获得水汽补充。从8月6日开始台风“莫拉克”中心的东部和南部维持着一条弧状强水汽通量辐合带,长轴呈西南-东北向。台风“莫拉克”期间水汽通量极值之大,维持时间之长,实属历史罕见。与此同时,台风“莫拉克”出现了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导致东南侧出现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加之的充沛水汽输送,使得云系在这一侧强烈发展,并产生暴雨,为台风“莫拉克”的加强和维持及台湾南部的强降水提供了不稳定能量,这也是台湾南部发生“八八水灾”的主要原因。
图10907、0908、0909三个台风(热带风暴)的活动路径及日期
3.3卫星云图分析
8月6日08时(见图2a)台风“莫拉克”中心位于台湾省东北部,台风中心东南部有条宽广的热带水汽羽,伸入台风环流中。8月7日08时(见图2b)台风靠近台湾岛,热带辐合带云系十分活跃,强盛的热带水汽羽依然从台风东南侧输入到台风中心,此现象一直维持到8月8日(见图2c)。8月9日(见图2d),台风再次登陆北上,南部的水汽羽范围和强度有所减弱,但仍然维持。台风“莫拉克”在移动过程中,其强对流云系在台风中心南侧维持,而其西侧和北侧对流云相对较弱。强对流云系分布与强降水区一致,可见降水强度和落区的非对称分布是由云系的非对称结构直接导致的,这也是台湾南部发生罕见水灾的重要原因之一。
图2 2009年8月6-9日卫星水汽云图
3.4台湾山脉地形对暴雨增幅的作用
台湾的山脉对台风“莫拉克”的暴雨增幅作用非常明显。台风“莫拉克”登陆前,台湾中央山脉以西地区,普遍有偏西强风,使得在暴风圈内的台湾,加上迎风坡效应形成的地形雨,降雨更为猛烈。“莫拉克”台风在岛内滞留期间,长时间维持12级风力,受中央山脉地形以及西南季风的影响,形成了“北部风强,南部雨大”的局面。台风进入台湾海峡后,“莫拉克”的强度虽有所减弱,但是台湾的地形雨和台风本身的暴风雨叠加却更为猛烈。据统计,8月6~10日5天之内台湾南部很多地方的雨量都超过了1000mm,很多地方还超过2000mm,在阿里山降下了3004.5mm、屏东县三地门乡2908.5mm、高雄县桃源乡2820mm的雨量,相当于当地常年一年多的降雨量,使台湾遭受了250年一遇的洪灾。长时间持续强降雨,在台湾岛内造成了大量的泥石流、堰塞湖、崩塌、滑坡、山洪等山地灾害。这些灾害不仅直接造成严重损失,还堵断了进入灾区的道路,严重阻碍了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的进入,极大地增大了救援难度,严重延缓了救援进度,进一步加重了灾害。
4.小结
(1)台风“莫拉克”台风具有移速缓慢,影响范围广,强度强,维持时间长,移动路径复杂多变,两次登陆的特点。
(2)台风“莫拉克”移动速度缓慢主要因为副高引导气流弱以及洋面上存在三台风相互牵制的效应。
(3)长时间充足的水汽输送、高层强辐散、低层强辐合的高低空环流配置形势是台风“莫拉克”长时间维持,并造成台南暴雨的主要原因。
(4)卫星云图上台风“莫拉克”中心东南部始终维持较强的热带水汽羽,给台南及闽北浙南带来大暴雨。
(5)台湾中央山脉产生的地形雨也是导至台南暴雨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