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气网讯 3月20日上午,在“3·23”世界气象日即将来临之际,由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联合教育部、中国科协等部门主办的“气象科普进学校”活动启动仪式在中国气象局园区隆重举行。

“气象科普进学校”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气象科普进学校”活动启动仪式在中国气象局园区隆重举行。(摄影:张蕾)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于新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副部长高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司长罗云峰,中国气象学会秘书长翟盘茂,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学校管理处高君,北京市气象局副局长王建捷,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尹丽君,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普协会理事长魏振英,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黄慧平出席启动仪式。

另外,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等11所中小学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的生力军和后续力量。作为今年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的重点和亮点,“气象科普进学校”活动旨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气象科普教育,播下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的种子,影响、带动社会公众提升气象科学知识素养,促进气象科学知识传播与普及。

“气象科普进学校”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在仪式上致辞。(摄影:张蕾)

仪式上,许小峰表示,开展“气象科普进学校”活动,是深入推进气象科普“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事业”,实现以提高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整体提升的有效载体。在3月23日世界气象日来临之际,举办“气象科普进学校”活动,充分体现了气象科普知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我们将以今天的启动仪式为契机,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气象科普教育,示范和带动社会各行各业、社会各界群众了解气象工作,普及气象科学知识,增强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意识,提升全社会科学防范和应对气象灾害能力,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最后,许局长表示,人与气候和谐相伴,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气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着眼于我们的未来,积极组织气象专家走进课堂,把气象科普知识带进学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让更多的中小学生学习和掌握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知识与技能,进而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