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台风之后 粤西渔民的伤痛与重生
——走进台风致灾样本岛屿 探究未来如何防台

2012-11-23 07:02:43 来源: 中国天气网
字体

中国天气网讯 一条长约四千多米的海陵大堤被吹成七八段,大片的鱼排养殖场一夜间化为乌有,公路收费站的工作人员写好了遗书……这不是电影夸张的表现手法,而是2008年强台风“黑格比”给广东阳江海陵岛带来的真实噩梦。

提起台风,广东人不会忘记2008年第14号强台风“黑格比”,当年9月24日早晨6时45分,它以48米/秒的风力在广东省电白县陈村镇沿海地区登陆,登陆地点距海陵岛很近,成为继1996年以来登陆广东的最强台风。

“黑格比”噩梦4年之后,海陵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当年损失惨重的渔民是否已经从台风的创伤之中恢复?“气候变化中国行走进广东”大型科普考察团22日走进了海陵岛,揭秘台风致灾样本岛屿的“台风后面貌”,探究未来如何更好地防台。

“黑格比”噩梦 从“广东鱼仓”到“失乐园”

海陵岛,一座位于广东省阳江市西南端的独特岛屿,享有“南方北戴河”和“东方夏威夷”之美称,被誉为一块未经雕琢的翡翠。这片一百多平方公里的海岛又被称为“广东鱼仓”,孕育了众多世代以“渔”为生的渔民。

其中,闸坡渔港早已是闻名全国的十大渔港之一。海陵岛犹如一个巨大的水族馆,鱼、虾、蟹、贝、藻类一应俱全,有捕捞价值的鱼类达300多种,其中有几十种营养价值、经济价值极高的海产珍品。

强台风之后 粤西渔民的伤痛与重生
阳江市气象局副局长梁国锋接受采访(关禺 摄)

“这里的渔民很多都是靠鱼排养殖致富的,如果风调雨顺,最初投入十万的渔民3年左右就能创造百万收入,2008年以前海陵岛有很多‘百万渔民’。”阳江市气象局副局长梁国锋说道,2008年“黑格比”的破坏让很多渔民“百万返贫”。

在大湖或海上进行网箱养鱼,用又厚又长的木板构架成一个牢固框格,在框格里挂上渔网,网中养鱼。这种木质构架养鱼人称之为“鱼排”。为了养殖生产方便,养鱼人在鱼排上搭建木屋,生产、生活都在鱼排上,鱼排连成片,木屋连成村。“这种养鱼方式集中便利,但当强台风‘黑格比’来袭的时候,鱼排养殖场成了损失最惨重的领域。”梁国锋介绍。

从事鱼排养殖多年的林大姐回忆当年的损失时依然苦不堪言,“虽然提前知道有台风,没有想到这个台风会这么强,那天白天的天气特别好,大家撤离之前防护措施没有做到最严格,第二天再来养殖场看的时候,不管是鱼还是鱼排都被吹走了,这是我干了20多年最惨的一次。”据林大姐估算,当年“黑格比”刮走了她们家五六十万。而在闸坡镇,像林大姐这样的损失当年比比皆是。

除了渔业损失,基础设施的损毁也让亲历者记忆犹新。据梁国锋回忆,台风过后,阳江市区的路灯和树木诸多被吹毁,已有近50年历史连接海陵岛和陆地的唯一通道——海陵大堤被吹成了七八段,持续几天的断水断电断通讯……他指着海陵大堤的入口处说道,“当年这里是有一个收费站的,以前我们常常向其中的工作人员搜集台风灾情,当年甚至有个工作人员因为‘黑格比’写下了遗书。”

强台风之后 粤西渔民的伤痛与重生
国家海洋局闸坡海洋环境监测站站长范计科谈“黑格比”(关禺 摄)

据国家海洋局闸坡海洋环境监测站站长范计科介绍,当年他们监测到“黑格比”的最大风速达51.3米/秒。监测站的值班人员回忆道,“当时的风浪非常大,感觉房子在发抖,我们闸坡海洋环境监测站的门窗都给吹坏了。”

4年后海陵岛:渔民现状喜忧参半 如何更好防台?

强台风之后 粤西渔民的伤痛与重生
修复后的海陵大堤(关禺 摄)

22日下午,考察团成员站在曾被严重损毁的海陵大堤旁,看着已经被修复的道路和堤两侧堆积的石头,仿佛损毁未曾发生。“大堤当年耗时半年多才修复成功,堤两侧的石头较2008年前变得更大了,石头越大对海浪的缓冲作用越大。”梁国锋介绍道。

强台风之后 粤西渔民的伤痛与重生
从事鱼排养殖多年的林大姐谈“黑格比”损失(关禺 摄)

大堤的修复似乎是众望所归没有悬念,但渔民损失的恢复却是喜忧参半。当年损失惨重的林大姐在台风过后,通过跟亲戚朋友借款,毅然在原先的海面上继续进行鱼排养殖,并开了餐馆,到今年已经重新拥有30多万的资产。“现在听到有台风就特害怕,2008年那次我们太苦了。”尽管这几年自己的养殖场已有起色,回想当年林大姐依然心有余悸。

“去年,我认识了一个曾经的渔民,由于2008年‘黑格比’的破坏瞬间负债,现在已经转行做摩的司机,工作辛苦且收入甚微。”梁国锋说道,像这样情况的“前渔民”不在少数。

“黑格比”过后,海陵岛加强了防台措施,但是面对历史极端天气事件,还缺乏财产保护的有效手段。据介绍,广东台风预警发布,地方启动三级以上应急响应时,需保证海上人员全部撤离;一旦台风红色预警发布,通往海陵岛的公路将被封闭……然而,这似乎并无法解决靠天吃饭的渔民忧虑。如何在保证生命安全的同时,将台风的财产损失降到最低?未来的防台工作依然任重道远。(文/刘文静)

查天气,关注“中国天气网”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编辑:刘文静
收藏
打印
字体
分享

相关新闻

更多>> 生活旅游

  • 冬至大如年 北方食饺子南方吃汤圆
  • 冬至养生宜遵循“冬藏”原则
  • 天寒地冻 怕冷人群应如何改善?
  • 雨后峨眉沟壑尽显 金顶显真容
  • 秋意浓 蓝天映衬下的哈尔滨伏尔加庄园
  • 大美新疆—帕米尔高原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