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气象服务首席谈防灾

2011-05-12 19:29:09 来源: 中国天气网
字体

联合访谈:中国气象局首席研究员段丽谈防灾减灾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由中国天气网和腾讯网联合主办的关于气象防灾减灾访谈,在汶川地震三周年之际,我们也迎来了我国第三个防灾减灾日,今天我们的节目特别邀请到了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首席段丽,段首席您好!跟我们的网友们打个招呼。

段丽: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跟大家认识,也非常高兴能够跟网友们介绍一下关于防灾减灾方面的一些事情。

气象预警信息发布需多举措并举

主持人:段首席您好,最近公众对于气象预警信息如何能在第一时间发布非常关注,您能跟我们谈一谈气象部门在这方面的工作吗?

段丽:气象预警能够在第一时间发布,送达到防灾减灾的所有受众群体当中是非常重要的,早一分钟送达损失就会减轻一分,这就是我们气象部门着力解决的气象预警“最后一公里”问题,现在为了弥补我们国家防灾减灾中这些薄弱的环节,气象部门主要是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网页、微博、电话、包括农村的大喇叭等等渠道免费提供天气预警信息的发布。目前电视还是预报预警信息最多,手机短信业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而且越来越普遍。另外在海洋方面,总共有7个海洋气象广播电台,覆盖都是500公里,东海、黄海基本上都实现了预警信息的全覆盖。不管怎么说,手机是最方便的,但是由于短信发布技术手段有限,它在一定时间内只能发布有限的用户,因此遇到像雷雨、大风这样的转瞬即逝的短时效的灾害性天气以及预警的时候,有时候只能是抓紧时间发布部分的手机号码,无法全部进行发布。

举个例子,2011年4月17号佛山的雷雨大风,预警的发布于灾害天气的发生仅仅半小时二十分钟甚至几分钟,就这么短的时间之内。预警的发布,顺德地区短信的发布能力的每一秒钟30条,算下来,一小时能够最大的发送量是18000条。大部分没有来得及接收到手机上的这些短信已经发生了。任何一种形式都不是万能的,我们要加强公众的各种信息频道共同来完成。包括有的时候农村信息员敲锣打鼓,这些事情有可能还能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没有电的时候。

我们也是希望公众结合这些渠道和特点和自己的使用习惯灵活使用,做到多种举措并举,在灾害发生的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措施把信息传达到每一户人家。

我国灾害性信息发布平台已基本建成

主持人:我们看到今天北京的天气也不是特别好,风很大,还伴有沙尘,想问一下气象部门在发布这种预警信息方面都有哪些手段?在未来这种规划中,如何与时间赛跑,与灾害赛跑,让气象预报预警能够在防灾减灾中真正发挥作用?

段丽:气象部门就这个问题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目前气象部门也建立了土洋结合的立体化的发布平台,除了发布信号以外,在全国还有超过30万奔走在防洪抗灾一线各个渠道的气象信息员,他们是连接气象工作和老百姓之间的一个重要的纽带,他们在防灾第一时间,预警信息首先传达,一获得他们就传达到村庄、学校、企业,包括地质、水库,防汛的负责人,组织广大群众进行抢先自救,同时也是通过他们第一时间收集到灾情,反馈给政府,政府通过他们得到了哪些灾情更有效的进行救灾服务。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国家气象信息已经达到了37.5万人,高音喇叭8万多个,还有121,96121等等这些电话信息,公众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来获取这些信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在减灾过程当中,通过我们气象部门建立起来的一些灾害性信息发布平台,最近这些工作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整个信息很容易获取,畅通获取灾情,也能够畅通的把信息发送到用户手中。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查天气,关注“中国天气网”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编辑:xh
收藏
打印
字体
分享

相关新闻

更多>> 生活旅游

  • 冬至大如年 北方食饺子南方吃汤圆
  • 冬至养生宜遵循“冬藏”原则
  • 天寒地冻 怕冷人群应如何改善?
  • 雨后峨眉沟壑尽显 金顶显真容
  • 秋意浓 蓝天映衬下的哈尔滨伏尔加庄园
  • 大美新疆—帕米尔高原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