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您的到来!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Version 繁體中文
天气预报 北京 上海 广州 福州 重庆 西安 南宁 深圳
中国天气网 > 首页 > 历史数据

北方干旱 专家解读人工增雨

【字体:   2009-02-05 07:33:26   来源: 中国天气网


连线专家: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陈志宇

自去年11月以来,我国北方冬麦区降水持续偏少,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湖北、陕西等地部分地区气象干旱达到重度干旱或特旱。中国天气网特邀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陈志宇,为您详细解析如何利用人工影响天气来缓解北方旱情。

【主持人】陈主任,您好!广大网民近期一直关注如何利用人工影响天气来缓解北方旱情,首先想请问您,什么是人工影响天气?分为哪几大类?

【陈志宇】人工影响天气(下简称为“人影天气”)是一个总的概念,就是运用云和降水物理学原理,主要采用向云中撒播催化剂的方法,使某些局地天气过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转化的一项科学技术措施,又称人工控制天气。人影天气是人工降水、人工防雹、人工消云 、人工消雾、人工防霜、人工削弱风暴(台风)和人工抑制雷电等的总称。

【主持人】原来人工降雨是人影天气的一部分,那么什么是人工降雨呢?什么是人工增雨?

【陈志宇】简单的说,把天上的水实实在在地降到地面上来,不让它白白跑过去,这就是人工降雨,但更为科学的称谓是人工增雨。人工降雨最重要就是要具备良好的降水条件,要是没有良好的降水条件,那么也不可能创造出雨水了,所以人工增雨的说法更为确切些。

【主持人】谈到了降水条件,陈主任您能具体地谈一谈吗?

【陈志宇】好的。人工降雨是要有充分的条件的。一般自然降水的产生,不仅需要一定的宏观天气条件,还需要满足云中的微物理条件,比如:0℃以上的暖云中要有大水滴;0℃以下的冷云中要有冰晶,没有这个条件,天气形势再好,云层条件再好,也不会下雨。然而,在自然的情况下,这种微物理条件有时就不具备;有时虽然具备但又不够充分。前者根本不会产生降水;后者则降雨很少。此时,如果人工向云中播撒干冰,使云中产生凝结或凝华的冰水转化过程,再借助水滴的自然碰并过程,就能使降雨产生或使雨量加大。催化剂在云中起的作用,打个不太确切的比方说,就好像是盐卤点豆腐,使本来不会产生的降水得以产生,已经产生的降水强度增大。


陈主任在工作中

【主持人】从您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了在人工降雨中,“催化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催化剂又是什么呢?

【陈志宇】所谓的催化剂有很多种,不同催化剂所使用的物理机理也不一样,这里我就主要谈一谈运用最为广泛的碘化银催化剂。碘化银在人工降雨中所起的作用在气象学上称作冷云催化。碘化银只要受热后就会在空气中形成极多极细(只有头发直径的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的碘化银粒子。1g碘化银可以形成几十万亿个微粒。这些微粒会随气流运动进入云中,在冷云中产生几万亿到上百亿个冰晶。因此,用碘化银催化降雨不需飞机,设备简单、用量很少,费用低廉,可以大面积推广。除了人工降水(雨、雪)外,碘化银还可以用于人工消云雾、消闪电、削弱台风、抑制冰雹等。

【主持人】既然使用了催化剂,很自然的就会想到了环境问题,那么人工降雨对环境有没有负面影响?

【陈志宇】人工降雨所使用的炮弹弹片在高空爆炸后会化成不足30克,甚至只有两三克的碎屑降落地面,其所落区域都是在此之前实验和测算好了的无人区,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人工降雨已有一段历史,技术较为成熟,所使用的化学物质也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所以对人工降雨人们不必心存疑虑。

【主持人】人工降雨或增雨有那些意义?结合这次北方的干旱情况,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有哪些举措?

【陈志宇】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观点已成为过去。几千年来人类“布云行雨”的愿望,如今已成为现实。就这次北方冬麦区严重气象干旱来说吧,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在2月3日就按照中国气象局的指示精神,积极为各地人工增雨作业提供技术支持,必要时派出专家队伍赴当地指导工作。在此,也借助中国天气网这个平台,请广大的网民朋友放心,中国气象局一定会抓住一切有利条件来做好人工增雨工作。

【主持人】感谢陈主任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

点击了解目前全国人工增雨情况

 

责任编辑:徐辉

主持人:卞赟

采访时间:2009年2月4日

编辑:超级管理员
收藏此页】 【打印

气象服务

气象服务热线
拨打400-6000-121进行气象服务咨询、建议、合作与投诉
天气预报电话查询
拨打12121或96121进行天气预报查询
手机查询
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登陆中国天气WAP版查看各地天气资讯
关于我们-营销中心-广告服务-联系我们-人员招聘-网站律师-客服中心-会员注册-中国天气通-mobile版-微天气-使用帮助-网站地图-版权声明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5)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与商务推广: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郑重声明:使用本站天气信息,请与本站联系获取天气信息使用授权 授权邮箱 :service@weather.com.cn

京ICP证010385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