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全国>湖南 > 专题

预警信息如何挽救生命?

【字体:   2022-03-23 15:55:01   来源: 中国天气网湖南站

  中国天气网讯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早预警 早行动”。一条预警信息如何及时发出、有效送达,又如何能够有效减轻灾害损失甚至挽救生命?让我们从一个发生在湖南的真实案例说起。

  湖南湘西:一条预警信息 挽救了九个人的生命

  “真的太险了!幸亏预警信息来得及时,如果再晚个几分钟,可就出大事了!”2020年6月29日19时37分,湖南省湘西州保靖县迁陵镇哪洞村的村民罗景华看着被大块山石砸毁的家,心有余悸地说道。

  sjzzp图为罗景华家房屋损毁现场。(图/张淑芳)

  时间调回到6月25日下午16时左右,湘西州气象台预报员朱国光正在表情严肃地盯着面前的电脑。屏幕上,一大片红色雷达回波正在向湘西州保靖县逼近,这意味着当地即将遭遇一场狂风暴雨。

  16时27分,湘西州气象台针对保靖县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17时左右,随着雷达回波的靠近,保靖县开始出现降雨。

  18时04分,湘西州气象台将保靖县的暴雨预警升级为红色:预计保靖县3小时降水量将达100毫米以上。这条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向红色预警区域的所有手机用户发布,通过电视台插播以及微信公众号、防汛群、应急联络员群等方式对外发布,并经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终端服务矩阵全网发布。

  6分钟之后,也就是18时10分,罗景华的手机收到了暴雨红色预警信号,但此时的他正忙着招呼客人,家人也在忙着做晚饭,谁都没有注意到手机里收到的预警信号,也没有意识到危险正在一步步靠近。

  18时17分,雨势越来越大,一直关注着降雨进程的保靖县气象台台长周延洲,在保靖防汛抗旱工作群里发出了一条特别提示:“阳朝、迁陵、长潭河、水田河乡镇上空雷达回波很强,有大范围的大暴雨天气,请加强防范!”收到信息后,迁陵镇党委迅速做出反应,组织干部和气象信息员分组对辖区内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展开全面巡查,转移危险地带的群众。

  18时50分左右,哪洞村村干部和气象信息员在巡查到罗景华家时,发现他家房屋后面有山石滑落的迹象,于是迅速带领他们一家五口和四位乡亲转移到安全地带。十分钟之后,伴随着一声巨响,巨石夹杂着泥沙、植被冲进了罗景华的家。九个人与危险“擦肩而过”,成功避险。

  早预警 如何做到?

  此次强降水过程中,湖南省、州、县三级气象部门共同开展递进式气象服务,处处都体现了一个“早”字。

  早在6月25日,湘西州气象台就通过与湖南省气象台会商,对此次天气过程作出了准确预报,指出“自27日开始,全州将出现今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暴雨过程”,提醒各级政府部门提前进行工作部署。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湘西州气象台每天多次滚动发布预报,进一步细化强降水发生的时段和落区。同时与湘西州自然资源部门联合发布定位定点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提醒市县安排防汛值班值守和隐患排查。

  在强降雨来临时,各级气象部门提早预警,及时针对红色预警区域发布靶向预警信号24万余条;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乡镇强降雨警报、地质灾害风险临近预警122期;覆盖人数达5万余人次。接到预报预警信息后,仅保靖县就紧急转移隐患点群众195人,有力减轻了灾害性天气造成的生命伤亡和财产损失。

  成功的“早预警”,离不开准确的气象预报。预报报得准,气象防灾减灾才能有的放矢,为各级政府正确决策提供科学客观的支撑。近年来,我国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一直在稳步提升。目前,我国已建成由近7万个地面气象观测站、224部天气雷达、6颗风云气象卫星组成的立体综合观测体系,为提高预报准确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来自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暴雨预警准确率达到90%,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至40分钟,均创历史新高;台风路径预报24小时误差为77公里,稳居国际先进行列。

  成功的“早预警”,同样离不开畅通的预警发布通道。在国家层面,我国已建成多部门共享共用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终端服务矩阵,汇集了13个部门81类预警信息,可在3至8分钟内到达应急责任人,公众覆盖率已达92.7%,预警信息发布“高速公路”初见成效。而在地方层面,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发布已经初步实现。例如湖南基于通信大数据,开展精准靶向发布提醒,对划定的电子围栏内的所有社会公众发布高影响级别的预警信号和临灾警报,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精确发送到相关区域内的每一个人,为转移避险赢得宝贵的时间。

  早行动 谁在行动?

  预警信息发出之后,如何有效传达到基层公众手中,又如何成功转化为切实的防灾减灾措施,这是一项需要更多部门参与的行动。

  对于气象部门来说,气象信息员是基层防灾减灾的一支生力军。在我国,70余万名气象信息员活跃在防灾减灾的第一线,覆盖了全国99.7%的村屯。他们承担着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和传播工作,肩负着打通预警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的重任。

  但由于气象灾害影响范围大、涉及领域多、应急处置关联性强、社会公众关注度高,因此更需要完善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间共建共享和预报预警联动机制,协同组织、共同防御,才能有效应对。目前,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已经连接了国家、省、市、县四级政府部门以及各级应急管理、国土、水利、海洋等相关部门,直接对接的应急负责人达到111.5万名。

  除此之外,如何提高社会公众的主动防范意识,让更多的人关注预警、预知风险,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这次灾情以后,迁陵镇干部对哪洞村全体村民进行了汛期防范意识方面的培训,村民们都表示,以后再遇到暴雨天,一定会注意查收气象部门的预警信息,主动避险。

  更精准 更精细 预警信息助力防灾减灾

  受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等因素影响,我国气象灾害种类之多、分布地域之广、发生频率之高、造成损失之重,超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为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我国各级气象部门不断提高预报预警能力,完善预警信息的发布平台和机制,打通预警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来自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0年,我国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均呈现出下降趋势。

  bqtb我国自然灾害种类繁多,且呈现“连锁式”致灾特点。(中国天气网制图)

  如今,气象预警信息不仅更及时,也更精准了。2020年以来,在农业三夏关键时期,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与农业农村部农机司合作,推出“三夏”重点地区预报预警服务产品,为农机调度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撑,为9万余名一线跨区作业农机手提供服务保障;2020年4月,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与国家邮政局联合推出定制化气象预警服务,精准服务全国150余万一线快递从业人员……

  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明显增多、强度明显增强,气象灾害的多发性、突发性、极端性日益突出。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筑牢气象防灾减灾防线,保证预警信息能够飞越“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米”,实现“到村、到户、到人”,依然任重而道远。(策划/张方丽 通讯员/戴帅汝 刘玥 朱国光 周延洲 专家支持/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副首席 陈瑾)


编辑: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收藏此页】 【打印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 人员招聘- 客服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手机版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5)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湖南省气象局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10385-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