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按其类型可分为典型梅雨和二度梅雨。典型梅雨,一般出现于6月上旬到7月上旬,出梅以后,即进入盛夏,此时雨量显著减少、湿度下降、温度升高、多酷热天气。典型梅雨长约20-24天,雨量约为1000毫米,异常多梅年如1954年为常年雨量的3倍。二度梅雨,它的主要天气特征与典型梅雨相同,不同的是梅雨期较长,出梅后,主要雨带不是北跃,而是南退,以后雨带如再次北跃,就会出现典型梅雨,因而在一年中可能出现两段梅雨,这就是“二度梅雨”。
梅雨期的长短及雨量的多寡,对于我国江淮流域的农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均有很大影响。例如,1954、1998年的梅雨季节异常持久,梅雨期长达50余天,汉口的最高水位超过多年平均4米多,江淮流域出现严重水灾;1958年梅雨非常不明显(空梅)造成江淮流域严重干旱。
东亚海陆地形及下垫面不均匀状况是梅雨形成的根本原因。我国东部雨带位置与5-8月副高脊线逐渐向北移动的趋势相一致。5月下旬,副高脊线在17 oN附近,雨带在南岭附近;6月中下旬副高脊线北进至20 oN以北,雨带亦由南岭北进至长江流域,此时,强大而潮湿的西南季风和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在江淮流域对峙,造成长江中游持续降雨,从而形成梅雨(此时,降水过程频繁,雨量大,日照时数少,高湿多云,风力较小,雨量约占全年雨量的50%,成为世界同纬度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7月中旬副高脊线北跃到27 oN以北,雨带北进至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出梅并进入盛夏。
梅雨明显的年际变化和东亚季风的年际变异性具有很大的相关性。若夏季风在长江中下游停留时间过长,冷暖空气在湖北上空稳定对峙,便会引起暴雨洪涝灾害的发生。1954年夏季风的长江中下游早来晚走,梅雨期长达55天,从而造成了湖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1998年湖北省气候异常,大部地区降水持续偏多,区域性暴雨过程和暴雨日数多于常年,暴雨集中且强度大,造成长江流域出现了继1954年后的第二次全流域性特大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