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中国天气网>湖北 > 天气专题 > 专题图片

武汉铁路局新闻发言人谈2013年武汉铁路春运

【字体:   2013-01-23 10:12:33   来源: 中国天气网湖北站

  

    编者按:1月22日10时,武汉铁路局党委宣传部部长,武汉铁路局新闻发言人万晓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2013年武汉铁路春运”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访谈全文】【图文直播】【访谈预告】

  铁路春运客流高度叠加相对集中

  [网友忆清秋]:嘉宾您好,能否先给我们介绍一下武汉铁路局今年铁路春运总体情况、有什么特点?

  [万晓]:今年铁路春运从1月26日开始,到3月6日结束,一共40天。武汉铁路局预计发送旅客1550万人,同比增加169万人,增长12%,日均发送旅客38.75万人。其中,发送直通旅客965万人次,同比增加28.6万人,增长3%;发送管内旅客585万人次,同比增加140万人,增长26%。预计高峰日全局旅客发送量将达60万人左右。

  由于今年春节相对较晚,节前学生客流高峰将在1月中下旬,与探亲、务工客流错峰出行,节前客流相对平缓。节后学生返校高峰将在正月初六以后,与节后第一高峰探亲、民工客流高度叠加,将比去年节后客流相对集中。【详细】

  高铁新线的开通增加了铁路运输能力

  [网友我爱薄荷糖]:今年春运武汉铁路局在客运能力上是怎么安排的?与去年相比有哪些提升?

  [万晓]:为做好今年春运临客方案,铁路部门于去年10月份起就开始了春运运行图编制的相关工作。今年春运,由于京广高铁等新线的开通,增加了运输能力,特别是湖北历年能力紧张地区铁路运输能力有所增加。

  春运期间,武汉铁路局将根据客流情况,统筹新线、高铁和既有线资源,通过加挂车辆、加开直通临客154对、动车重联等措施,千方百计优化列车开行方式,提高春运期间的运能。同时我们采用图定、基本方案,预备方案,应急方案三套梯次运力方案,分别应对正常客流、高峰客流、突发客流。尽管如此,在春运高峰期,由于客运需求很大,铁路运输能力仍然存在较大缺口。铁路春运只能是以能力定运量,所以难以完全满足社会需求。【详细】

  学生直接通过12306网站、电话订票系统和窗口购买

  [网友指甲油油油]:我是学生,每年买票都要几经周折,今年相关部门对学生购票有没有一些便利?

  [万晓]:每年春运,铁路部门都把农民工旅客的运输作为工作的重点。今年主要采取了四个方面的措施:一是进一步降低农民工团体票办理门槛,原则上10人以上,即可申请办理农民工团体票;二是自2012年12月27日起,办理1月26日至2月8日(往程),2月13日至2月28日(返程)的团体票,车站设立了农民工团体往返票办理专窗,也就是说,农民工团体旅客可在预售期前提前购买到车票;三是我们还组织流动售票车到农民工集中的地方上门售票;四是武汉铁路局工会会同湖北省总工会地、市、县基层工会及豫南地、市工会组织,专门为农民工开展送票下乡活动,计划送票160万张。【详细】

  设置专门取票窗口增加人工售票窗口

  [网友悟空爱上白骨精]:请问如果是通过网上和电话的方式订到票,在火车站有专门的取票窗口吗?或者有没有专门的取票窗口?

  [万晓]:我们在车站设置专门取票窗口,并根据互联网取票人数,动态调整取票窗口数量。在有条件的代售点实行售取分离。增加自动取票机和售票机的数量。同时,我们还增开人工售票窗口,方便旅客取票。

  需要提醒旅客的是,据我们了解,有的旅客无法顺利取票,主要是由于:一是设备发生故障,二是二代身份证无法自动识读,三是旅客在互联网上购票时填写的身份信息与身份证上的不符,遇到上述情况,旅客可到车站值班窗口解决。【详细】

  通过网站,媒体,微博等途径得到春运信息

  [网友羡慕嫉妒不恨]:请问旅客通过什么途径,可以及时准确了解到铁路春运资讯?

  [万晓]:一是可通过电视台、电台、报纸等媒体,二是通过12306网站,三是车站营业处所,四是铁路客户服务中心12306服务电话,五是中国铁路微博群、武汉铁路局官方网站及官方微博等了解列车开行、剩余车票、旅行资讯等信息。

  [主持人]:今年在实名制验票进站方面有哪些规定?

  [万晓]:今年春运我们在实行直达、特快列车全面验证和动车组列车抽检的基础上,将实名制验票范围扩大至车站,实现全封闭检查,提醒广大旅客注意携带有效身份证件乘车,以免耽误行程。

编辑: 中国天气网湖北站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收藏此页】 【打印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 人员招聘- 客服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手机版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湖北省气象局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10385-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