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首页| 天气预报| 天气实况| 四季旅游| 生活气象| 行业气象| 气象影视| 东盟气象| 台风天气| 雷达卫星| 气象科普| 广西社区
上一图集    |    下一图集

天等打榔舞 舞动壮乡千年文明(1/5)

5

天等打榔舞有千年文明

2014年09月11日 10:44

边城崇左,丰富的旅游资源享誉中外。凭祥友谊关、左江风景、花山壁画、明仕田园风光、德天跨国瀑布,一张张名扬世界的旅游名片,成为左江沿岸,蜿蜒而出的一颗颗美丽明珠,串出美丽崇左的壮丽画卷。

壮乡天等,以指天椒得名辣都。与之闻名的,还有天等的打榔舞、拜囊海。能歌善舞的壮乡人,把原汁原味的壮族传统文化搬上现代文明的舞台,演绎新时期农村壮族人民的美好生活。天等县龙茗镇的古棣屯,汇聚民间文艺能人,成为继承与发扬天等打榔舞、拜囊海等传统文化的“民族文化示范屯”。

当记者来到古棣屯时,正值夏日的正午,火热的阳光照射在古棣屯的水泥路上,热得令人难受。球场上、村路上,到处是丰收的景象,一粒粒刚刚收获的稻谷,此刻正成片地在烈日下接受太阳的洗礼,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气息。

知道记者想现场感受打榔舞的风情,热情的古棣人赶紧将水泥路上的稻谷收拾装袋,参加表演的村民穿上节日的盛装,抬出两套表演用的榔,在烈日下满头大汗地做着各项表演的准备。在打榔舞上演之前,古棣屯的乐队首先给记者们献上了场乐器表演,各种乐器在他们的手中随心所欲的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让记者们叹为观止。

打榔舞开始了,两队人马手持木杵围榔而歌,时而齐声呼号,时而以杵击榔,时而围榔而跳,时而沿榔而走。路边树下,一群村民正在唱着打榔歌,男女老少,齐声应和。在夏日的正午,在壮乡的村头,一群身着壮民族盛装的村民,以千年不变的姿势,用古老的木杵和榔,舞动壮乡人千年的文明。

表演结束后,参加表演的村民闭荣琼告诉记者,2010年,她嫁到古棣屯后就开始参加打榔舞,近几年都到县里、市里表演过。整个文艺队有五六十人,最小的4岁,最大的有85、86岁,有兄弟、夫妻、父子同台的。打榔舞有春榔、秋榔、丰收榔之分,就是庆祝春种夏收后丰收的舞蹈。村民告诉记者,打榔舞歌村里的小孩子都会唱,打榔舞的舞蹈大人小孩都会跳。

据了解,天等县壮族打榔舞,也叫舂堂舞、打砻(lóng)舞,是天等地区的壮族先民在唐代武德年间至北宋靖康年间为酬谢天公地神赐予的福泽,并祝愿年年风调雨顺,岁岁国泰民安所创造的用于酬神、还愿、祭祀、娱乐等活动的民间舞。其舞以打“榔”为表现形式,以农耕时代稻作生活为表现内容,以当地民间习俗节日为活动时空,具有古朴典雅,节令时令,休闲娱乐等特点,长期以来深受当地壮族人民所喜爱。

天等县壮族打榔舞于2007年经县级专家组审核通过,成为天等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08年1月市级专家组审核通过,成为崇左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之一。2010年5月成为自治区文化厅公示的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之一。2012年3月天等县举办“千人打榔舞”大型舞蹈比赛活动,并在天等镇稻香村建立了壮族打榔舞传承基地,壮族打榔舞这一民俗文化活动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发展。2013年10月自治区文化厅上报国家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目前,天等县申报“中国打榔艺术之乡”,已于2014年6月通过了国家级专家评审。(广西新闻网 文/覃雄 许乾雷 潘毅 胡雁 刘月)

 

编辑:郁海蓉


下载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人员招聘-网站律师-客服中心-会员注册-WAP版-中国天气通-使用帮助-网站地图

客户服务热线:400-6000-121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1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与商务推广: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郑重声明:使用本站天气信息,请与本站联系获取天气信息使用授权 授权邮箱 :service@weather.com.cn

京ICP证010385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