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21日电
题:从哥本哈根到坎昆:中国“低碳启蒙”正当时
今年毕业的大学生刘婷用一份为自己所在社区设计的《低碳生活策划案》换来一家500强外企月薪过万的offer,引得众人羡慕。她告诉记者,以低碳、环保为主题设计一个可操作、易推广的方案是这家企业的笔试要求,“我和好友平时就是环保志愿者,她还在去年底到哥本哈根参加了气候变化大会,取了好多"经",这可难不倒我们”。
刘婷形容她的策划案是“土洋结合”。“种植绿色植物可以抵消日常的碳排放”、“公交出行就能减少碳足迹”,“碳中和”、“碳足迹”这样的概念是好友从哥本哈根大会学来的;而“夏天自制遮光帘给室内降温省空调”,“中火煮饭最省燃气”,这些小窍门则是奶奶平时常用的。
刘婷发现,哥本哈根以后,低碳、环保特别受关注。“好多同学来问我怎么当上环保志愿者,就连我80岁的奶奶都念叨省电省气不仅是省钱,还是节能环保,面试过的好几家企业也都问到低碳、环保的问题”。
长期参与气候变化谈判的世界自然基金会气候变化主任杨富强也有同样的感受。他认为,哥本哈根大会的成就,并非《哥本哈根协议》,而是40000多人的参与,使其对气候变化的宣传史无前例。
与专家和谈判代表不同,普通公众更多是从媒体报道中了解气候变化谈判和低碳、环保知识的。从哥本哈根到坎昆,《南方周末》“绿版”记者袁茵一直跟随谈判报道。她说,最初是为了准备哥本哈根会议的报道,才开始接触气候变化议题和低碳、环保问题。
2009年,《中国日报》、《南方周末》、《财经》、搜狐网等官方和民间媒体纷纷开设专版和专题报道气候变化和低碳、环保。它们还和NGO合作,向公众普及节能环保知识,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刘婷的好友就是从一个公益活动中赢得了亲赴哥本哈根的机会。
哥本哈根会议不仅向民众普及了低碳理念,也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低碳转型。
会议前,中国政府做出自主减排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郑重重申,“我们言必信、行必果”;翌年春召开的两会上,政协一号案力挺低碳经济;10月刚出炉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中,“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被写进国策。
有政治学家说,一个问题(气候变化)变成一个热门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胜利。
新一轮气候变化谈判11月29日将在墨西哥坎昆鸣锣再战,前途未卜。但正如一直关注和报道气候变化的《中国日报》记者付敬所说,“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最需要和最重要的,是人的意识的提高”。低碳启蒙,正当时。(作者肖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