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1日,中国气象局印发《生态气象服务保障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到2025年,初步建成一体化、专业化、精细化的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服务保障体系,气象服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更加显著,为未来五年我国生态气象业务发展擘画了蓝图。
“十四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服务保障体系将如何构建?将为公众带来哪些“红利”?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王志华接受中国气象报全媒体记者专访,进行权威解读。
问:《规划》出台有何重要意义?在美丽中国建设中,《规划》将发挥多大作用,提供何种助力?
答:生态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中发挥着基础性科技保障作用,对于科学开展生态保护与建设,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促进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包括降水、温度和光照等在内的气象要素,更是影响地球生态系统最活跃、最直接的驱动因子,直接关系到美丽中国建设、生态保护和修复、气候变化科学应对。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呼唤与之匹配的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在此背景下,《规划》提出进一步健全生态气象服务保障体系,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大气污染防治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在生态气象服务领域提出更系统的谋划、更有力的举措。
问:我国生态气象发展现状如何?为“十四五”发展打下哪些良好基础?
答:整体上我国生态气象服务保障业务发展态势良好——
能力建设不断夯实。全国共建成7个大气本底站,新增国家气候观象台25个和应用气象观测站(生态)102个,共有2488个站点开展自动土壤水分观测,137个站点开展太阳辐射观测,345个酸雨观测站点、28个沙尘暴观测站点、270个站点开展大气成分观测,8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在轨运行。同时初步构建国省两级生态气象业务服务平台,初步建成国省市三级协同的环境气象业务服务体系。
业务范围不断拓展。不仅初步开发全国植被生长状况、生态质量逐月动态监测以及全国重点湖泊湿地水体面积、森林草原火险、沙尘暴等监测产品,还可提供细颗粒物、臭氧及相关气象要素等预报产品。气候变化影响评估能力也正从国家级向省级延伸。
服务效益日益显著。“中国天然氧吧”等气候品牌已成为乡村振兴、旅游康养等绿色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在三江源、祁连山、天山等重点区域持续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成功助力扩大湖泊湿地面积,增加草地生物量和覆盖度。
经过多年耕耘,生态气象服务保障无论“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都上了一个台阶。能力建设、业务范围、服务效益均为“十四五”生态气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问:在2020年出台的《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简称《“双重”规划》)中,生态气象保障重点工程首次被纳入国家规划,此次出台的《规划》与落实这一国家规划有何关联?
答:《规划》是贯彻落实《“双重”规划》的具体实践和有力抓手。《“双重”规划》在建设“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重大工程”中明确,要“实施生态气象保障重点工程,增强气象监测预测能力及对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服务能力”。具体而言就是要完善生态气象综合观测体系,加强重大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对生态安全的影响监测评估和预报预警,强化森林草原火灾预防和应急处置、沙尘暴预警及有害生物防治等气象服务保障,加强人工影响天气装备建设,以及提高生态修复型作业能力。2021年12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印发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简称《建设规划》)是《“双重”规划》部署的9项重大工程专项建设规划之一,其中涉及的生态气象服务保障能力也是推进各项重大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规划》以《“双重”规划》明确的生态气象保障任务为基础,将《建设规划》视为主要依据,充分考虑了生态气象业务发展需求,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生态气象业务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将成为生态气象服务保障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
问:如何理解“一体化、专业化、精细化的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服务保障体系”内涵,构建这一体系有哪些重点和抓手?将给百姓生活带来哪些新变化?
答:“一体化、专业化、精细化的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服务保障体系”可以细分为生态保护和修复气象服务和气候资源保护利用、大气污染防治气象服务保障、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气象服务保障、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服务、生态气象综合观测、生态气象基础支撑等六大方面。
“一体化”强调以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需求为牵引,聚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气象服务保障需求,整合资源、统筹布局、补齐短板、强化优势,全面提升生态气象服务保障能力。
“专业化”注重生态气象综合观测、监测评估、预报预警、决策支撑、人工影响天气等能力建设,追求科技创新,要求突破生态气象综合观测、碳达峰碳中和评估、生态气象保障和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等方面关键核心技术,从而提高生态气象服务保障科技内涵。
“精细化”瞄准重点区域,因地制宜提供精细化气象服务保障;将“精细”落脚于“基础”,充分做好与各部门相关规划、气象“十四五”规划体系、相关工程项目和现有业务的有机衔接,细分任务,推进部门间基础设施、数据资源、服务体系的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加强集约化建设。
该体系构建后,公众将更深入了解最新气象条件对全国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情况;及时获得各类生态环境系统气象影响评估和风险预警,如沙尘暴、森林草原火险、有害生物、水体藻类等。在“中国天然氧吧”等国家气候标志的可持续发展中,公众可以更充分地享受到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气候资源价值。
就长远效益来说,典型云降水系统增雨(雪)率提升到11%至13%,快速应急能力提升到6小时内,保障面积覆盖500公里范围,可以更好地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城市用水等;随着对气候资源、风能太阳能资源、积雪冰川等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力度加大,产生的红利将更快更广地惠及民生,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问:聚焦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关注的“三区四带”“六大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地等区域,“十四五”期间气象工作将如何发力?
答:发力重点在于“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未来五年,气象工作将围绕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需求,根据“三区四带”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重点区域的自然生态特点、主要生态问题及天气气候条件影响着手开展工作。
面向“三区四带”,基本建成天空地一体化的生态气象综合立体观测系统,覆盖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等重点区域的关键生态气象要素,同时强化国家、区域、省、市、县生态气象监测评估和预报预警服务。重点提升“三区四带”的常态化生态修复型和应急救灾型人工影响天气服务能力,面向六大生态功能区基本建成人工影响天气生态保障示范基地。
面向自然保护地,开展濒危动植物生存环境气象影响评估,加强气象灾害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预报预警;开展温室气体观测,新增水碳通量、基础气象、物候、植被等观测要素,优化基于无人机的重点自然保护地的遥感监测,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
问:推动《规划》落地需注意哪些问题?将有哪些保障机制和举措?
答:在推进《规划》的落地方面我们要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有力有效保证顶层设计落实落地,二是如何最大限度凝聚部门内外合力。
我们探索的路径是机制先行——建立健全四重机制:一是在中国气象局统筹负责下分区域、分省实施的工作机制;二是分工合理、任务明确、责任清晰的管理机制;三是与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间合作机制;四是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的协同机制。借由机制之力打通各层次、各区域生态气象协同发展渠道。同时优化业务布局,建立“适应需求、各具特色、支撑高效、注重实效”的国家、区域、省、市、县五级生态气象服务保障体系,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气象服务保障业务。
除此以外,《规划》的推进还需要借力科技和投入两股“东风”。我们计划统筹利用中央和地方建设项目资金,拓宽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的多元化投入渠道,完善地方、部门、社会等投入参与机制;推动科技和人才资源向重点区域倾斜,加大基础性、关键性技术攻关力度,提升生态气象服务的科技含量和技术能力。
(作者:吴卉 叶奕宏 责任编辑:刘淑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