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51826_989906-480.jpg
制图:陈丽婷

3月23日世界气象日即将到来之际,在杭州老汽车东站附近一幢不起眼的楼房里,一群气象专业人士,潜心梳理出了百年来浙江气候变化图,它不如诗词瑰丽,却同样宝贵,能让我们更加了解身边的气候。

1971年以来入春提早8天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公元823年亦或824年早春,正在杭州任刺史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来到美丽的西子湖畔,欣赏早春风光。沿着湖东慢行,良辰美景激发出诗人的兴致,一首脍炙人口的《钱塘湖春行》就此诞生。

一千多年前的西湖早春,后人只能藉由这些美丽诗篇遥想。而当下的早春,大家正在经历并细品之。它犹如一个任性的小姑娘,一会儿热力四射,一会儿蔫蔫不语。从3月15日起,杭城已正式入春。刚入春的数日,杭城恍如初夏,全无早春的清爽舒适。随着一股冷空气造访,早春才算打回原形。虽夹杂着丝丝冷意,但总是春机勃勃的。

浙江省气候中心专门搜集整理了近几十年来的入春时间资料,“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全省大部分地区入春时间开始提早,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入春时间较以往明显偏早。1971年以来,杭州入春时间提早了8天左右。”

“从气象学上观测,提早入春,春天也会提早结束,周期还是差不多的。之所以感觉变短,是因为杭州春天本身时间偏短,加上这个季节气温变化非常激烈,有时暖过了头,有时出现‘倒春寒’,所以给人体的感觉,春天是一时一时,不如冬夏季节特征稳定、连续性强,好像还没过够,就已经结束了。”气候中心专家毛燕军说。

浙江百年气候变化图:春天来得越来越早了

平均每10年升高0.12℃

生于桐乡石门镇的漫画家丰子恺先生,其乡土漫画中有不少跟天气相关。在一幅取名“云霓”的漫画中,讲述了“1934年夏季连续两三个月大热加大旱”。画中,两个正在田间抽水的农民,忽然看到天边东南角出现三朵云霓,看起来像要下雨的样子,但云霓很快又隐伏了,人民空欢喜一场。“当时,清晨温度在华氏九十度(32.2℃)以上。田里、浜里、小河里都已干涸见底,只有运河里还有些水。从石门湾至崇德之间,十八里运河两岸排列着无数的水车。有人数过,共计756架。”

“气象资料显示,当时浙北这一带的确出现过大热的极端炎热天气。”浙江省气候中心气候变化科李正泉博士介绍。正是他着手梳理出了浙江百年温度图。“历史上极端天气事件也有,但最近几十年变得更加频繁。自1971年以来,浙江省的高温(大于等于35℃)日数开始呈现增加态势,本世纪高温日数愈加偏多。像2003年、2013年,都出现了夏季极端炎热天气。其中,2013年全省平均高温日数达到43天,比常年偏多21天,杭州高温日数更达到53天,比常年偏多27天。”

李正泉介绍,这一切与气候变暖正相关,浙江气候明显变暖近三十年尤为突出。数据表明,1905年至2013年全省平均增温为每十年升高约0.12℃,相当于百余年内温度升高至少1.3℃。这种趋势从1981年以来更加明显,每十年上升0.5℃。“也就是说,1980年以前,浙江省气候变化很小。”

虽说全省都在变暖,但浙江省内各地情况不一。如近50年西山区升温不明显,浙北升温比较显著,东部沿海升温最显著。从季节上来说,冬季变暖最为明显。

“浙江未来的气候变暖趋势将会持续。”李正泉介绍,预测结果表明:未来几十年全省温度可能会以每十年升高0.16℃至0.27℃的幅度增加,届时暖冬和夏季高温更多。

“百年气候的改变,是多重因素的系统影响。大体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前者表现为自然变率,是自然界自身的变化,后者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如果说自然变率是‘1’的话,人类活动的影响至少在‘10以上’。人类活动影响了气候,气候变化又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李正泉解释。

未来极端天气增多

大旱、夏季长时间高温、超强台风,过去的2013年,注定是浙江气象史上不平凡的一年。

浙江是气象灾害多发频发重发的省份之一,有台风暴雨雷电频发之灾,有高温缺水干旱重发之害,有山洪地质灾害易发之忧,也有大风大雾冷害常发之患。除沙尘暴以外,其余14种气象灾害均有发生。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浙江产生直接影响的台风214个,登陆台风41个,16级及以上的超强台风4个,占登陆我国大陆超强台风总数7个的57%。浙江省气象及其次生灾害占自然灾害损失的90%以上,每年损失约占全省GDP的1到2%左右。

同时,浙江省也是气候变化影响的高敏感地区之一。从全省降水变化上也可见一斑,气候变暖带来降水分布不均。“全省年降水量虽然仅呈现略微增加趋势,但降雨日数在减少,说明暴雨等强降水会频繁出现。”李正泉说。

预测表明,未来浙江省极端天气增多,干旱、高温热浪及台风强度也将增大,沿海海平面将继续上升,沿海地区遭受洪涝、风暴潮以及其它自然灾害的频率可能加大。

“我们现在面对着这样的事实——明天就是今天。当今形势异常紧迫,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反复上演着这样一个悲剧,这就是太迟了。”美国前能源部长朱棣文曾援引马丁·路德金的名言,阐述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确实,“明天就是今天”,努力保护环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