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变暖势头放缓促使一些怀疑论者再次提出,工业碳排放并非一个世纪以来地表温度上升的原因。但权威杂志《科学》刊文称,海洋确实吸收了一些额外热量,至少目前来说是这样。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10月31日报道,在对过去一万年太平洋温度进行重组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过去60年太平洋中部海域的变暖速度是之前一万年自然变暖周期的15倍。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9月份公布的最新报告中指出,全球变暖速度近来有所放缓。尽管全球温度在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期间每十年上升约0.2华氏度(约合0.11摄氏度),但在1998年创纪录的炎热之后,气温变暖速度下降了一半。IPCC把这种现象归因于火山喷发、太阳辐射强度变化以及海洋热量转移所造成的气候波动。许多科学家指出,即便按照现代标准,1998年也算是异常炎热的一年,因此,任何用这一年作为起点的平均气温上升数据都低估了长期变暖趋势。

IPCC科学家认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通过温室气体排放向大气层输送的大部分热量可能已被海洋吸收。然而,《科学》杂志的这篇文章认为,从更长时间范围看,海洋消化人类碳排放效果的能力可能比目前科学家所认为的还要强。该文首席作者、拉特格斯大学气候学家亚伊尔·罗森塔尔说:“我们可能低估了海洋储藏热量和能量的效率。它可能为我们争取了一些时间。但它阻止不了气候变化。”

有科学家认为,近期全球变暖放缓的原因之一是,在东太平洋,类似拉尼娜现象的表面海水持续冷却帮助抵消了温室气体所造成的全球气温上升。

IPCC最新报告首席作者德鲁·欣德尔表示,《科学》杂志这篇文章表明,近期全球变暖放缓也许只不过反映出热量在大气层和海洋之间的随机变化,不具有长远意义。他说:“地表温度只是气候变化的一个指标。观察气候系统或多重指标所存储的总能量(包括冰川融化、大气层中的水蒸气、积雪等)可能比只关注地表温度更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