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影响
政府面临信任危机
本报讯 如何在这次核危机事故上向日本国民交出满意答卷,避免出现切尔诺贝利式的悲剧,正成为日本政府面临的最严峻挑战。
梁云祥教授指出,从目前看,日本民众对日本政府的表现依然是持“中性”立场。很多媒体提及的“民众对日本政府的不信任”多少有所夸大,目前批评的焦点更多集中于东京电力公司。但他也提到,核危机处理对菅直人内阁的考验已经开始:如果核危机持续时间过长、局势再出现失控等情况,将对日本政府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梁教授指出,一方面,强震后的救灾暂缓了菅直人的执政危机,两党暂时“息战”;另一方面,核危机的不确定性正在考验菅直人政权。目前, 日本民众对政府的“容忍度”正在发生变化,不满与指责的声音开始出现。今后对核危机的处理,将直接左右菅直人未来的政治命运。
对美日关系影响不大
这次核危机处理中,美国多次与日本产生分歧。16日,美日就“疏散区”范围产生分歧。此后,美日就辐射量多少、危机援助方式等频频出现分歧。有媒体指出,美国开始“不信任”日本。
对此,梁云祥教授指出,美日关系不会受到这次核危机的影响,两国在核危机处理上的分歧更多是细节性的、数据性的不同,还上升不到两国政府“不信任”的程度,也不会危及美日关系的发展。
核电前景
能源开发可能“转向”
对于日本核电发展的未来,梁云祥认为,福岛核电事故对日本民众的心理打击巨大,也对日本政府推动的未来核电开发影响深远。
日后需要消除恐慌
梁教授认为,这次核危机从两个方面影响日本核能发展。一方面,在民意与选票决定政权的日本,未来的任何政党或内阁首先都会顺应民意,强化现有核电站的安全,从技术提升与灾难预案上做大量功课,消除民众的恐慌心理。另一方面,未来任何的新投资核电项目,必然遭到日本民众的“强烈抵制”,再大力发展核能的战略规划可能性很小。
梁教授由此指出,由于日本一贯缺乏传统能源,这次核危机后日本的能源开发可能会“转向”,迫使日本转向更安全的新能源开发与利用,比如太阳能、风能或生物燃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