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南太平洋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风景怡人、海水碧蓝,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但是,这里却会发生当地居民食用鱼类而中毒的事件。据统计,2001至2005年间,这里的某一部落共发生了35例雪卡毒型中毒,而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当地人吃了被毒素污染的巨哈—— 一种常见的珊瑚鱼。2006年广东省雪卡毒素中毒的人数已达数百人,汕头、中山、深圳等地都发生过大规模雪卡毒素中毒事件,罪魁祸首则大多是广东沿海地区的人喜食的深海热带鱼类——石斑鱼。
资料图片:石斑鱼
据海洋生物专家估计,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超过5万人雪卡毒素中毒,但只有10%的中毒事件通过新闻报道为公众所知。科学家指出,雪卡毒素中毒事件近年来有逐渐蔓延的趋势,其原因就是海洋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对珊瑚礁造成巨大伤害,而珊瑚礁是大部分热带深海鱼类的栖息地。
专家表示,温室效应让海洋的温度不断升高。IPCC 气候变化2001 专门报告预测21 世纪,世界温度的变化,以1990 年为基准,2000 年增高0.2 ℃,到2050 年增高0. 8~2. 6 ℃,而到2100 年增高1. 4~5. 8 ℃。全球变暖将因纬度、地形和大陆性等差异而不同。一般大陆的增温高于海洋,高纬度区增温高于低纬度区,冬季增温大于夏季。在过去几十年里,已有热带海洋的表层水温增高的记录,到2100 年预测会增加1~2 ℃。表层海水温度急剧的升高将对许多珊瑚礁造成更不良的状态,出现严重的威胁。同时人类排放到海洋中的有毒垃圾也越来越多,这两个因素使珊瑚礁遭到破坏,含有雪卡毒素的藻类植物则生长繁茂。原本生活在珊瑚礁附近的小鱼靠吃海藻生存,而人类长期食用的石斑鱼、梭鱼等鱼类又以这些小鱼为食,就这样,毒素通过食物链传到人类体内。因此,吃热带珊瑚鱼,容易增加雪卡毒素中毒的机会。
带有雪卡毒素的热带珊瑚鱼广泛存在于太平洋、印度洋等热带、亚热带海域的珊瑚礁周围和近海岸,全世界约有400多种。我国有30多种,主要分布在广东、南海诸岛,其中包括海产品市场和餐桌上常见的老虎斑、东星斑、西星斑、杉斑、苏眉等石斑鱼和鲈鱼等。
雪卡毒素的毒性比河鲀毒素强20倍。雪卡毒素主要影响人类的胃肠道和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可持续几小时到几周,甚至数月,最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虽然科学家已经知道,雪卡毒素肆虐的原因是全球变暖以及污染加重,但因为目前还没有检验雪卡毒素的可靠方法,人们很难分辨出哪条鱼有雪卡毒素。同时,科学家也没有找到治疗雪卡毒素中毒的有效办法。
相关阅读:小小浮游生物可影响全球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