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高温天气频繁侵袭我国,高温热浪灾害已成为与洪涝、干旱、风灾等相提并论的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甚至危及生命。
近期,我国国内唯一一部高温保障法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出台,其中对“高温天气”、“高温作业”、“高温露天作业时限”等做出了明确界定,那么“高温天气”是如何定义的?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种影响?本期天气视点邀请北京气象学会副秘书长、高级工程师陆晨为我们一一解读。
北京气象学会副秘书长、高级工程师 陆晨“人体对‘热’的感知是由温度、湿度、太阳辐射和风速等共同决定的综合指数。”
“我们要把灾害和天气分开看待,暴雨虽然是一种极端天气,如果没有造成损失,也不能称其为灾害,而高温天气如果引起大面积人群中暑、造成医院就医者人满为患、城市用水用电超负荷时,将给城市的正常运转带来很多问题和损失,这时高温天气就成了一种气象灾害。”
近日,国家安监总局、卫生部、人社部、全国总工会对1960年公布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制定出台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对“高温天气”进行了界定,明确“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
陆晨介绍,以35℃为标准界定“高温天气”首先是从气象学角度进行的划分。气象上,气温达到或超过35℃以上时称为高温。而从医学的角度来看,人是恒温动物,人的体温一般保持在37℃左右,但这是通过口腔或腋下量到的温度,而人体的皮肤由于可以通过毛孔散热,所以温度要比体内温度低,通常维持在33℃左右。她进一步解释:“如果低于这个温度,人就会感觉冷,高于这个温度则会感觉热。所以,35℃是高于皮肤的温度,人已经感觉到‘热’,开始需要通过排汗等人体机能进行自身温度的调节。”
进入详情《办法》还同时明确了“高温作业”的概念,即指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对湿度≥80%rh)相结合的异常作业条件、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
陆晨对这一概念做出了解释,她认为这说明人体对“热”的感知是由温度、湿度、太阳辐射和风速等共同决定的综合指数,“有时候即使温度不高,但由于湿度大,又没有风,就会导致人体排汗困难,也就是机体散热功能变差,体温就会因此升高,人体会感觉不适。”
她还强调,通常我们所预报的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即指1.5米高百叶箱内的气温,在测量时避免直接太阳辐射以及通风等因素的干扰。而在实际生活中,人对温度的感知不可避免要受到太阳辐射、风、湿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甚至衣服的颜色、材质都会影响人对温度的感知,因此人体实际感受到的“热度”通常和预报的温度并不完全一致。
进入详情由于人是恒温动物,因此高温对人体造成的最直接影响就是体温升高。当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皮肤温度时,人体需要通过排汗来散发热量,而大量出汗可能引起人体内失水失盐,如果没有及时得到补充,就会导致电解质平衡紊乱,出现肌肉痉挛、四肢抽搐等现象。
而在高温环境下,机体散热困难,无法通过散热维持热平衡,余热就会在体内蓄积。当余热蓄积到一定程度时,人的体温就会逐渐升高,从而出现呼吸与脉搏加快、头昏眼花、恶心耳鸣等中暑症状,重者发生昏倒甚至死亡。此外,高温天气还会给人带来情绪障碍,有资料显示,大约有16%的人在高温天气里会出现情绪和行为异常反应,特别是中老年人。
在历史上,高温天气给人体健康造成严重伤害的事件比比皆是。以1988年为例,当年7月18~19日长江流域多处最高气温超过40℃,浙江常山更达42℃,这期间武汉中暑1436人,是历史上中暑人数最多的一年。
进入详情避免或减少高温对人体造成不利影响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尽量缩短劳动者在热环境下的工作时间。而这一点在《办法》中也有体现,《办法》对高温露天作业时限进行了明确规定,规定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陆晨认为限定高温露天作业时间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免受高温的侵害,减少疾病的发生。她还特别提醒,要注意持续高温天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通常中暑并不是发生在高温出现的第一天,而是高温持续的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因为人体调节体温是需要消耗体力的,第一天温度升高时,人耗费大量体力去调节,加上温度高导致休息不好,使得第二天人的精神状态处在亚健康的状态,那么在第二天、第三天高温持续时再去调节身体就会出现一些状况。”
进入详情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高温热浪灾害给人民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危害日益凸显,如何防范高温热浪给人们健康造成的伤害需要气象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安全生产监管等相关单位的协同合作,但更重要的是,公众要增强自身防灾减灾意识,主动掌握相关卫生常识,尽量减少高温天气对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