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的北京暴雨已经过去,但这次暴雨引发的关于城市内涝问题的争议却并没有如道路上的积水一样迅速退去。随着灾情的逐步统计和公布,上百亿的损失和77人的遇难数字,让人们心情沉痛地重新审视北京这座庞大都市光鲜外表背后的种种隐痛,再度思考作为人类文明载体的城市和愈加躁动易怒的自然之间的相处之道。
李小泉 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专家、正研级高工,曾任中央气象台台长。
黄顺江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
陈安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从事应急管理方面研究。
“提前2至3小时的预警时间虽然不能保证物资的完全转移,但是人员的即时撤离还是可以保证的。重要的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预警信息通过通讯手段及时传播出去。”——李小泉
“像北京这样的国际化的大都市,防洪规划设计必须按照国际城市的通行标准,要能够向东京、巴黎这样的城市看齐。”——黄顺江
气象观测显示,本次暴雨除延庆外,北京90%以上的行政区域降雨量都在100毫米以上,全市平均降雨达190.3毫米。11个气象站观测到的雨量突破了建站以来的历史极值,部分地区一天降雨量达到甚至超过了年平均降雨量。
受强降雨影响,首都机场21日全天共取消航班571架次,延误航班701架次,最高峰时有近8万人滞留机场。暴雨还导致京港澳高速公路出京方向17.5公里处的南岗洼铁路桥下严重积水,积水最严重时,被淹路段长约900米,平均水深4米,最深处6米,桥下积水20余万立方米犹如水库,81辆汽车被困水下。
这场暴雨由于雨量大,雨势强,北京出现严重城市内涝,部分中小河流和水库出现汛情。据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消息,截至7月26日,北京区域内共发现77具遇难者遗体。
进入详情北京721暴雨不可避免地又被归入到极端天气的行列。实际上,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水循环发生变化,大气不稳定性增加,强降水等灾害的强度、频次都在增多。只不过这些增多的极端天气事件并不会集中在一个地区,而是随机地分布在全球各地。
然而并不是所有地区在出现极端天气的时候都会遭遇重大损失,对于南方尤其是沿海地区,在暴雨季节遭遇一天200毫米以上的强降雨也并不是罕见的事情,但却很少造成如北京这般严重的影响。专家认为,南北气候上的差异导致的城市设计和居民防灾意识上的差距是主要原因。
另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对这种极端天气的预报和预警发布能力还相对薄弱。目前短时预警的发布一般只能提前2至3小时,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预警信息通过通讯手段及时传播出去。
进入详情下水道号称一座城市的“良心”。台湾文化名人龙应台曾说:“检验一座城市或一个国家是不是够现代化,一场大雨足矣。或许有钱去建高楼大厦,却还没有心力去发展下水道;高楼大厦看得见,下水道看不见。你要等一场大雨来才能看出真面目来。”
暴雨过后,北京防洪设施标准过低的问题被普遍热议。但如果大面积地提高防洪标准,对北京来说是存在一定困难的。
专家指出,防洪设计必须要站在战略高度。并不是任何地方都要求高标准,但在重点部位、关键地段、战略性节点,必须采用超高标准。例如,北京的二环路、三环路及长安街等几条主要大街,还有出京高度公路等,都是战略性地段。上述路段,尤其是路口和立交桥等处,更是战略性节点,必须绝对保证时时畅通,不允许出现积水现象。
进入详情日本1992年开始下大力气治理排水问题,建设了巨型分洪工程“首都圈外郭排水道”。该工程堪称世界最先进的排水系统,它全程使用计算机遥控,并在中央控制室进行全程监控。不过这项工程的投资和耗时都十分惊人。总投资达到240亿日元,前后耗时长达15年。依靠这个巨型分洪工程,东京原本脆弱不堪的城市排水系统变得无比坚强。
巴黎的下水道中还有独立的照明系统、通风系统。只要将下水道中的照明灯打开,即使是晚间也可以进行维修工作。这样的市政工程虽然初期投资相当巨大,但是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却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东京、巴黎、伦敦等世界城市的下水道系统值得北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很多。但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东京、巴黎的地下排水系统在建设时的资金和时间成本投入都相当巨大,这对于任何一个想要借鉴其成功经验的城市而言都是无法轻易逾越的鸿沟。
进入详情虽然提高城市排水设施的设计标准确实能够极大改善城市防洪能力,但是考虑到耗资巨大以及建设周期过于漫长,必须寻找其他可以在短期内提升城市防洪能力的有效措施。
这次暴雨暴露出来的问题,除了基础设施硬件不足外,更多的是管理等软件方面的欠缺。事实上,一个健全的应急管理体系,对于现代城市的安全运行是至关重要的。
就对本次暴雨的应对情况来看,北京现有的应急体系还有许多亟待改进之处。对于应急体系的提升,专家从信息搜集系统、信息发送系统、对特定区域“可恢复性”评价技术与方法以及多部门的协调能力四个方面给出了建议。
进入详情无论是城市防洪设施标准的提高,还是天气预报预警能力的提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特别是城市防洪设施,如果一味追求高标准,其成本也是难以承受的。
但是,在这样一个气象灾害日益多发,造成的灾情日益严重的时代,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提高每个人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却是可行且刻不容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