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已满一年。一年来该《意见》的贯彻落实情况如何?对于推动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对此作了全面解读。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及时有效的监测、预警、传播、应急联动,这是一个发挥防灾减灾效益的有效链条。”
“今后,气象部门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气象监测预警能力,努力扩大气象信息覆盖面,同时进一步强化公共气象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意识,加强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合作,建立更加广泛的预警信息发布应急联动网络,使防灾减灾工作更好地体现成效。”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局地性、突发性气象灾害呈现多发频发的趋势,且具有难预难防的特点,造成的灾害损失很大,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矫梅燕认为,公众及媒体对此事件的反应集中在两点,一是预警信息是否及时发出来了?二是预警信息是否及时地传递到了受影响的人群?她说:“通过这个事我们也感受得到,及时的监测预警是防灾减灾的基础,但即使预警信息发了,如果老百姓没有及时收到,同样起不到作用。”即使预警信息发布并得到了良好的传递,能否在收到信息后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也决定了防灾减灾的效果。矫梅燕表示,这需要气象部门从公众角度出发,将气象防灾减灾的责任不仅局限在做好监测预警,而是更多地从防灾减灾效益出发进行气象服务工作。
正是出于防灾减灾需求的考虑,2011年7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
进入详情《意见》主要涵盖三方面内容:一是加强监测预警,不断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性,这是基础,也是百姓最关注的“准不准”的问题。二是强调怎样建立一个广覆盖的、快速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三是强调要形成有效的气象防灾减灾应急联动,预警发布以后要从各个政府和防灾减灾相关部门层面上采取有效措施,防御气象灾害。
矫梅燕表示,《意见》发布一年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一是针对当前的气象灾害呈现突发性、局地性特点,气象部门在预警预报方面特别加强了对于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短时和临近的监测。矫梅燕举例,雷雨大风、局地性突发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其生成发展的过程只有几个小时,提前三天很难预报出来,但是借助雷达等先进手段可以提前几个小时或者几十分钟预报出来,让大家能够采取防范措施。二是提高了预警信息的发布时效和覆盖面。气象部门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手段,将预警信息在第一时间传递给公众。同时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应急联动,提高各部门联合联动应急防范,提高全社会的防御能力。
进入详情矫梅燕表示,文件下发后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带动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作用的发挥。一方面,国务院近几年陆续下发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政策性文件,要求加强防灾减灾基层组织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防灾减灾体系。另一方面,很多地方政府进一步完善了预案,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同时,中国气象局建立了部级联络员会议制度,一旦气象部门有重大预警信息发出,将第一时间通过各种传播手段向包括民政、水利、国土、农业等部门传递信息,以便及时对本部门、本领域进行灾害防御的部署和防范。
在社会参与方面,为提高基层和社区气象灾害的应急防范能力,目前,全国气象部门已经培养了近50万人气象信息员,帮助他们学习气象灾害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预警信息发布后如何与地方防灾减灾预案紧密结合,积极采取应急防范措施,现在这些气象信息员都活跃在防灾减灾的一线,在今年发生的几次典型强对流天气过程中,他们在组织防灾减灾工作方面已开始发挥有效作用。
进入详情据矫梅燕介绍,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传播网络里,活跃着一大批民间志愿者,组成了一支多元化的信息传播队伍。他们一是分布在乡镇、农村等防灾减灾的重点区域;二是活跃在城镇社区等人群较密集的区域。志愿者队伍涵盖各类人员,有农村的乡镇干部,也有基层的民政部门灾害信息员、农业部门农技服务人员、水利地质灾害防御人员等。
在传播手段日益丰富的现代社会,如何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广泛传播信息,尽量扩大信息覆盖面,是气象部门面临的新挑战。
在城市,人们习惯利用网络和电视,比如微博,已经成为现代气象信息发布的重要渠道。以广东为例,其气象灾害多发,台风强暴雨天气多,人口密度较大,现在微博已成为广东省气象部门气象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而在农村,广播的利用率更高。因此,针对预警信息在农村的发布,气象部门将气象信息发布终端从县一级向乡镇、乡村延伸,建立了乡镇信息站和网络。
进入详情近几年西部地区突发性、局地性气象灾害的发生频次增加,灾害的影响程度加重。2010年至今,甘肃、四川已经相继出现了比较重大的山洪、泥石流灾害。矫梅燕表示,中国气象局已分四个方面着力加强西部地区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和灾害防御的能力建设。
一是加强西部地区灾害监测预警。二是提高西部地区中小尺度监测能力,加强西部地区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加强西部地区业务技术系统建设。三是加强信息发布建设,通过手机短信、预警发布网络等方式第一时间将信息发布出去。四是加强西部地区应急联动,提高防范能力。
今年5月,甘肃岷县发生了一次山洪泥石流,造成了人员伤亡。岷县某村镇,正是因为该村作为气象信息员的村长接到预警信息以后通过大喇叭、敲锣等方式,把40多名村民全部撤出,才没有造成伤亡。矫梅燕认为,这个事情说明,及时有效的监测、预警、传播、应急联动,是一个发挥防灾减灾效益的有效链条。
进入详情《意见》中对2015年的预警发布信息提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即力争到2015年,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30分钟以上发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
矫梅燕认为,这对气象部门来讲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今后气象部门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气象监测预警能力,努力扩大气象信息覆盖面,同时进一步强化公共气象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意识,加强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合作,建立更加广泛的预警信息发布应急联动网络,使防灾减灾工作更好地体现成效。
矫梅燕表示,尤其要重视防灾减灾能力在基层的提升,更注重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这支队伍,真正使基层防灾减灾体系不断地完善,效率不断提升。也希望全社会能够共同关注气象防灾减灾的工作,加强气象科普宣传,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意识。
进入详情气象不单单是我们每天看到的日升日落、风起云涌,更关系到国计民生。同时我们也看到气象部门在提高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能力等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也得到百姓和政府部门的一致认可。我们相信在国办33号文件的指导下,今后的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会有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