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2011年12月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降雪光临北京,或许天气预报质量监督员这群人还没有机会为公众所知。10年,3600多天,他们作为庞大系统中的一个细小部件默默运转,管着气象的“闲事”。
十余名预报监督员,居住在北京不同区县、年龄职业各不相同,却因天气走到一起。为了干好这份义务的活,他们望、闻、问、切,使出浑身解数,检验天气预报靠不靠谱。本期天气视点,聚焦三位监督员,来了解他们这群人以及他们的“闲事”。
北京天气预报质量监督员:王瑞生,李兵,庄梅初
“我们代表的是北京市的观众满意度,是独立于气象台本身的一个客观的评价。”
“一说起天气预报,大家就牢骚满腹。实际上,这工作不像用车床做零件那样精准。”
“人家不可能直接上车道沟那边去反映,但我有这个义务,人家提的意见,我不能贪污咯。”
傍晚,北京天通苑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居民楼里,“御用伙夫”王瑞生正在厨房里炒菜。“到时间啦,天气预报啦”,里屋突然传来老伴的一声吆喝。王瑞生连忙停下手中的活,用毛巾擦了把手,坐到电视机跟前。
18点55分,电视机就成了他一个人的专属物,播音员如往常一样快速播报着天气,王瑞生飞快地在纸上写下了一串只有他才看得懂的符号。“年纪大了,耳朵也不灵了,听声音还有个纠错过程,就像读光盘一样。”王瑞生笑着说。
作为一名预报监督员,从2001年开始,他每天准时收看天气预报,观测天气,给气象台的预报打分,十年不断。他说,这项工作中最难办的地方就是观测下雨。“夜里最讨厌,预报下雨,到底下不下呢?”为此,他想了很多办法。
进入详情出人意料的是,在预报质量监督员名单中,有一位监督员的职业一栏竟然写着“记者”,这与常人眼中紧张忙碌、只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印象迥然不同。
记者,这么忙的人,怎会有时间来做这个?面对提问,李兵笑了,道出了一个让人更感意外的原因,“我跟别人不太一样,我是超重度过敏体质。风大点吧,尤其是那些粉尘颗粒对我们来说挺要命的。”但做记者的免不了要经常出去跑。
在付出时间精力的同时,李兵也成为最终的受益者。用她的话说,监督员的工作已经融入了自己的生活。随着对气象了解的加深,李兵越发感觉做气象这行的不易,“好像一说起天气预报,大家就牢骚满腹。实际上,这工作不像用车床做零件那样精准。我觉得,有必要去做这方面的一个正确的传播。”
进入详情同样坚守10年的还有北京师范大学的退休教师庄梅初。接受采访时,她正在学校资料室里准备毕业50年聚会的事。学生眼中的她是个闲不住的老太太,在其他监督员看来,她嗓门大、心直口快、热心公益,座谈会中总是第一个发言。
自打当了预报监督员后,本就小有名气的庄梅初更成了校园里的“风云人物”。路上遇见熟人,见面第一句话多半是关于天气。“大家就老跟我嘟囔,‘预报怎么又不准啊?’”对于大家的调侃,庄梅初并没在意,总是用亲身经历耐心解释。
时常替气象台做辩护,以至于同事们常常拿她开玩笑,“你屁股到底坐在哪边?”庄梅初说,“天气预报百分之百正确,绝对不可能。”但从气象工作者来讲,要努力往准确去报,做到及时、准确、精细、周到。
进入详情“真是弹指一挥间,我们这些人里老人挺多的,都老了。”监督员的“闲事”已经管了十年,庄梅初对今后该如何发展也有一些忧虑,“应当给我们亮亮底,今后该怎么做?或者该怎么提高质量?服务范围要不要扩大?不能光是凭肉眼,凭直感。”
交谈中,她多次提到监督员样本代表性的问题,“海淀区还有山前山后,还有城区呢,我一个人能代表吗?代表不了,只能代表一个局部,所以监督员的局限性很大。”而监督员人数的多少直接跟满意度相关,分母小,百分率误差就大。
庄梅初希望能有新鲜血液补充进来,这样既可以使成员的年龄结构、地域分布趋于合理,又可以充分利用这支社会力量,如开展社会调查,“这是一支小分队,要当做队伍来带。”
进入详情
目前,公众对天气预报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为了适应这种需求,更好地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在内的全国多个省市气象部门都开展了预报监督员工作。
如何进一步发挥群众的监督力量,提高监督员评价的准确性,促进气象业务水平的提高,对气象部门来说,将是一个长期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