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末,气象部门开始在全国范围推广开发生活气象指数。从最初只有感冒、穿衣等简单的几个指数,到如今各种新奇的指数层出不穷,这中间经历了十几年时间。
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专家、原中央气象台台长李小泉曾是中国天气网多个生活气象指数研发的顾问。面对近年来生活气象指数的蓬勃发展,他告诉记者:“以前我们是在铺开推广,现在应该进入一个逐渐筛选、归纳、总结和提高的阶段。”
生活气象指数在经历了蓬勃发展之后,今后是否能更上一层楼?
李小泉,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专家、正研级高工,曾任中央气象台台长,原中国气象学会气候与长期天气预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前我们是在铺开推广,现在应该进入一个逐渐筛选、归纳、总结和提高的阶段。”
中国第一个过敏气象指数权威发布 气象热指数送出小“荫凉”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预报员们还只是依赖经验和手工分析的天气图来做预报,那时普通老百姓对于气象的全部了解来自于广播中的天气预报和从父辈处流传下来的谚语。每天听听是否刮风下雨,气温多少,望望天,看看云,就这么过了下去。
那时李小泉作为许多预报员中的一名,工作的重心大部分都放在预报的准确性上,“最高气温应该报多少,最低气温多少,降水量多少。”他们的工作就是尽量减少预报和实况的误差,但至于老百姓们如何理解和使用这些预报,他坦言,“那时候考虑得不多”。
随着预报准确率的提高,天气预报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服务的意识开始崛起。从上个世纪末起,服务的“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也被列入气象部门的工作要求。
进入详情虽然如今大多数人对于一些生活气象指数已经耳熟能详,但知道它们制作过程的人并不多。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专业气象室高级工程师赵鲁强解释,这些指数是对每天各天气要素的实况和预报进行再加工,结合各气象因素对人们生活和活动的影响程度,把指数的相关要素带入设定好的计算公式中去,再将结果细分成不同等级,制成指数化产品,“整个过程好比做函数题”。
与普通的天气预报不同,生活气象指数虽然也要将每个时段的天气现象、降水、气温、气压、湿度、风力和风向等气象要素考虑在内,但它并不直接表现这些要素,而是通过综合考虑气象要素和专业要素,分出不同适宜程度的级别。
进入详情当南方某地和北方某地的气温同为0℃时,两地的舒适指数并不会呈现同一个级别。在南方也许是很不舒适,在北方却可能是较舒适。生活气象指数在设计之初,就将不同地域的气候等特点考虑在内。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生活气象指数发挥了它的巨大作用。
生活气象指数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天气预报更贴近百姓生活,更加通俗易懂并具有针对性。在中国天气网7月16-17日开展的两个调查中,超过百分之60%的天气网用户表示每天都会关注生活气象指数。在所有指数中,洗车、紫外线、空气质量等指数是被查看的最多的。
进入详情人们对于生活气象指数的疑虑还存在另外一个方面的问题。
许多地区都有风寒指数,除了气温之外,可能有的地方更强调风,有的地方更强调湿度。由于各家对于指数的定义、算法、分级方法和关注的重点都不一样,导致针对同一地区的指数有时会得出大相径庭的结论。“这样老百姓会无所适从,不知道该看哪一个。”
这与天气预报的情况一样,针对某一个地区,可能有的预报20℃,有的报23℃。然而,天气预报有着上下各级互补修正的体系流程,因此能在总体上保持基本一致。但对于生活气象指数的制作和发布而言,目前并不存在这样一个规范,因而导致各地的指数可能出现巨大差别。
进入详情针对这些问题,一些部门已经开始了尝试。
去年12月底,上海市气象局在全市范围内进行生活气象指数民意调查,回收了3000多份问卷,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公众的需求。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部门在搜集这类需求,希望做出“以需求为引领”的服务。
像许多新生事物一样,气象指数也经历了从摸索、大张旗鼓到迷茫、反思的阶段。当人们沉静下来重新思考制作它的意义时,才是它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