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晓丹
导语: 今年华北地区的雨季已于8月17日结束,持续时间较常年短,降雨量为近13年来最少。目前,山西大部、天津、河北东北部和南部、内蒙古中部等地存在中度以上气象干旱,部分地区达重旱。预计8月下旬至9月上旬华北降水仍较常年同期偏少,气象干旱将持续发展。

华北雨季偏短偏弱 降雨量近13年最少

数据统计显示,今年入汛以来(6月1日-8月21日),全国平均降水量26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8.3%,呈南多北少的分布特点。其中华北大部、西北东部、东北中部等地降水偏少2~5成,江淮、江南东部和华南东北部偏多2成~1倍。华北地区平均降水量183.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29%,为1998年以来最少,但降水日数(27天)仅比常年同期偏少2天。

华北雨季已于8月17日结束,结束时间较常年偏早(常年8月18日)。今天的雨季开始于7月23日,比常年偏晚(常年7月18日)。雨季持续时间短(26天,常年32天),总雨量为65.2毫米,比常年(136.0毫米)偏少52.1%,为近13年来最少,强度偏弱。

干旱面积不断扩大 水资源量减少

8月21日全国气象干旱综合监测图

由于降水明显偏少,华北阶段性干旱显著,近期干旱面积进一步扩大。6月以来,华北地区(山西、内蒙古及北京、天津、河北)出现3次阶段性气象干旱(在7月1-21日、7月22日至8月4日、8月5日至目前)。8月21日监测显示,山西大部、天津、河北东北部和南部、内蒙古中部等地存在中度以上气象干旱,部分地区重旱,21日重旱面积达8.8万平方公里,为6月以来最大; 8月19日中旱以上面积为6月以来最大,达43.6万平方公里。

干旱面积不断扩大 水资源量减少

气象干旱导致华北中西部等地土壤缺墒,部分玉米灌浆受影响。8月21日20厘米土壤墒情监测显示:华北轻度缺墒比例为33%,重度缺墒为17%。受干旱影响,山西中北部、内蒙古西部部分玉米灌浆受阻,果穗短小,秃尖现象明显,对后期产量形成不利;马铃薯主茎花朵脱落,不利于薯块形成。内蒙古主体草原区干旱面积约44.95万平方公里,因旱牧草产量减产约1739.3万吨。

干旱面积不断扩大 水资源量减少
今年入夏以来,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滴雨未下,小麦受旱严重。张瑜 摄

同时,水资源量也在减少。6月1日以来,海河流域平均降水量为218.2毫米,为海河流域带来总降水资源量681亿立方米,降水量较常年同期(305.9毫米)偏少28.7%,为1998年以来的次少值,仅高于去年同期(201.5毫米)。据初步统计,截至8月19日,河北省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18.18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少5.58亿立方米,比常年同期少5.47亿立方米。截至8月21日,干旱导致内蒙古169座水库干涸,77条河流断流。

北京今夏雨多?数据告诉你感觉不可靠

卫星遥感密云水库水体面积2015年8月15日较2014年8月15日变化

人们感觉今年北京的雨下得不少,但实际并非如此。据统计,今年6月1日至8月21日,北京降水量(290.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17.4%。南郊观象台降水量只有191.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44.5%,为2004年以来最少。

而人们之所以有这样的错觉,一是由于降水日数多,6月1日至8月21日,北京地区降水日数(35天)较常年同期偏多3天,其中6月份有22个雨日,比去年要偏多5个雨日;7月份有21个雨日,比去年偏多7天。二是由于在空间分布上很不均匀,雨经常是“大的真大,小的真小,没的真没”,这也使得实际降雨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或听说的那么大。

受降水偏少的影响,8月15日北京密云水库水体面积约为69平方公里,较2001年以来同期偏小约11%,较去年同期偏小约10%。

未来华北大部降水仍较少 需做好抗旱准备

预计8月下旬至9月上旬华北地区降水仍较常年同期偏少,干旱将持续发展。

目前,西北、华北夏玉米、春玉米等秋收作物处于灌浆-乳熟阶段,土壤缺墒不利于秋收作物作物充分灌浆,影响后期产量形成。建议各地加强抗旱准备,做好蓄水保水等工作。

(文中监测数据和预报结论由国家气象中心大气环境决策服务中心提供)

今年汛期来临前,气象专家预测:今年夏天,北方特别是华北地区可能降雨偏少,发生干旱的几率较大。如今这一预测得到印证,说明厄尔尼诺确实正在影响我国。干旱是影响范围最大的一种气象灾害,而应对干旱,要从每个人做起。
版权归中国天气网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

栏目制作团队   监制:詹璐    审核:田曼   编辑:刘晓丹    视觉效果:任成英    技术:李萌萌
栏目邮箱:news@weath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