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溪断流、湖泊变身大草原、水库低于死水位、养殖户绝收、民众发生饮水困难……“十年九涝”的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正在遭遇历史罕见的大旱。
据中国气象局公众气象服务首席专家段丽介绍,这次干旱具有降雨严重偏少、持续时间长、干旱区集中、入汛前受旱等特点,致使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河、湖泊、水库等水位异常偏低甚至枯竭,对当地生产生活造成明显影响。
专家表示,降雨异常偏少是导致长江中下游严重干旱的“祸首”。今年1月至5月,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持续少雨,平均降水量260.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1.1%,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另一方面,河道湖泊资源的超强度利用、水利设施的“不给力”等,也在为旱情发展“推波助澜”。
进入详情“长江中下游地区少雨并不是孤立的气候事件。”段丽认为,近几个月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和美国中部一些地区也出现了严重的气象干旱,大西洋两岸小麦生产面临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些都是在同一气候背景下发生的。”
段丽深入分析了干旱发生的气候背景。一是拉尼娜及其衰减对热带与副热带地区天气气候产生了强烈影响,不利于热带水汽向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输送。二是今年春季欧洲和俄罗斯中部出现持续的高气压异常活动,而东部为低气压环流。长时间维持这种大气环流形势,造成了欧洲干旱少雨,强冷空气频繁入侵我国,抑制了热带暖湿气流向北推进。
这些气候背景使得冷暖气团难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无法形成有效降水,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少雨。
进入详情根据监测,目前南方水汽条件已出现明显改善,长江流域的天气形势近期可能发生转折。“从孟加拉湾和南海过来的两个水汽输送通道都开始畅通,使我国南方高空出现带有丰富水汽的西南暖湿气流。”李小泉说。
另一方面,从印度洋而来的西南暖湿气流也在加强,使得前期南方水汽条件差的情况得到很大改善。与此同时,北方有冷空气扩散南下,冷暖空气交汇的地方正好位于长江流域附近,从而在近期会给这里带来明显降雨过程。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10天,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降雨量接近常年或略偏多。“这将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干旱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李小泉特别提醒,旱区在抗旱的同时要做好防涝的准备。“几天之内一些地区就有可能从抗旱转为防涝,由于累计降水较大,加上前期干旱导致土质疏松,要特别注意防范局地山洪、地质灾害及城乡内涝。”
长期重防汛轻抗旱的湖北、湖南等长江沿线省份,在今年罕见的旱灾面前吃了大亏。一边是日渐严峻的旱情,一边却是江边人“要不来”长江水的尴尬。
大旱之年亦是大考之时。有专家建议,要通过整险加固水库、河道清淤等手段,大大提高各省份抗旱能力,也可以更多借鉴北方抗旱经验。相信通过这一课,长江流域的防旱意识将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