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气网首页天气生活旅游

明天(25日),我国华北、黄淮、江南、江淮等中东部地区将再次迎来一次明显的降水天气过程,不过冬去春来,天气回暖,低温不在的南方基本摆脱了“冻雨”的威胁,而北方旱区也将因此次降水得到大面积缓解,我国“南冻北旱”的现象将不会重演。不过,今年冬天为何会再现2008年的“南冻北旱”,原因复杂。

 

天气到底怎么了?为何今年冬天会再现2008年的“南冻北旱”?就此问题,《中国减灾》杂志社和中国天气网联合,共同采访了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专家、原中国气象学会气候与长期预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小泉,让他为我们解开今冬我国“南冻北旱”之谜。

李小泉,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专家、正研级高工,曾任中央气象台台长,原中国气象学会气候与长期天气预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从年初的天气特点来看,由于气候平衡被破坏,未来极端气候事件出现的概率和机会将呈现出增加趋势。”

《冷空气再袭 南方雨雪再现北方旱情难缓》

“北旱”到底谁是罪魁?

2010年12月至2011年初的这个冬天,我国华北、黄淮、江淮北部等我国冬小麦的主产区出现了明显的气象干旱,其中山东的西部,河南和河北的一些地区,包括北京等地100多天以上没有有效降水。虽然冬天北方本来雨水比较少,但是今年比常年更少,从而加重了旱情。

 

导致今年干旱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水汽条件太差,南来的水汽没能到达北方,而偏东太平洋来的水汽暖湿气流又很弱,冷空气很强,冷暖空气交汇所形成的雨区一下子就推到南方去,北方也就不会有什么雨雪天气出现了。

 

虽然2月9日至中旬,我国北方多地出现了雨雪天气,增加了土壤表墒,给即将返青的小麦带来一些滋润,但雨(雪)量并不是很大,对缓解旱情的作用非常有限。

 

李小泉说,“如果后面没有有效降水,特别2、3月温度回升,蒸发量增大,出现冬春连旱的可能性增大。”

进入详情

“南冻”因何再袭湘黔?

今年1月份南方雨雪天气多,先后遭遇了三轮雨雪低温冰冻天气的袭击,气温偏低,全国的平均温度比常年平均温度要偏低达2.4度。这种情况居1961年以来的第二位,只有1977年1月份曾出现过比今年还要低的温度。特别像贵州,湖南,广西等多地都出现了冻雨,简称“南冻”,对当地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

 

形成今年南冻的原因:一个是冷空气比较活跃,再一个是西南暖湿气流相对来讲比较强,所以冷暖空气就经常在西南地区东部这一带交汇,即贵州,湖南西部一带,在这里大气低层出现了上暖下冷的形势,空中的雨滴落在低于0℃的地面上便立即冻结起来,形成了冻雨。

 

“与2008年那次南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相比,此次的强度明显弱了一些,而且连续性不强,下一阵,停一阵,减小了长时间持续雨雪天气带来的冰冻灾害。”李小泉说,“不过,从今年初的天气特点来看,就长期预测角度考虑,由于气候平衡被破坏,未来极端气候事件出现的概率和机会可能呈现增加的趋势。”

进入详情

告别“南冻北旱”良方何在?

针对我国突发极端天气增多的现象,我们国家的天气预报预测也在更加快速的进步和发展。就目前天气预报预测的能力而言,三天以内的预报相对更加准确有把握一些,一周内的可信度也较大,而一个月、半年和一年以上的预报,仅供领导做为决策参考。

 

人工影响天气方面,及时根据天气情况,人工增雨(雪),也正在日臻完善。29-10日和12-13这两次雨雪过程,北方各省市区有条件的地方几乎是全面的进行了人工增雨(雪)作业,截至10日12时,共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12架次,发射人工增雨(雪)高炮、火箭弹数千发,起到了一定的增雨(雪)效果。

 

我们国家水资源不是很多,呈现夏天水多,冬天水少,长江以南雨水多,长江以北比较少的特点。我们搞气象预报的,眼看着干旱,在不具备人工增雨(雪)的条件下,根本没有能力阻止旱情。与其严重干旱时增雨,不如提早做好水利建设,才能更好的防旱抗旱。今后气象部门要多与水利部门加强合作,搞好水资源的建设和利用,共同防御灾害天气。

进入详情

结语

今冬我国的“南冻北旱”在历史上并非罕见,只不过因为“全球变暖”导致的气候变化,才再次重现了与2008年相似的“南冻北旱”。正如古人云:“天有不测风云”,虽然凭借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可以预测、预报天气趋势,人工影响和干预天气情况,但无论是预报的准确度还是人工影响天气的作用,都始终难以战胜天气的自然规律。只有更好的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在未来减少和避免极端灾害天气的再次发生。

往期回顾

栏目制作团队 监制:卫晓莉 顾问:李小泉 策划:李景旸 编辑制作:马玥 视觉效果:李婷婷 任成英 栏目邮箱weather728@163.com
关于我们-营销中心-广告服务-联系我们-人员招聘-网站律师-客服中心-会员注册-中国天气通-mobile版-微天气-使用帮助-网站地图-版权声明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与商务推广: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郑重声明:使用本站天气信息,请与本站联系获取天气信息使用授权 授权邮箱 :service@weather.com.cn

京ICP证010385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