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不是保险箱!小编搜集了关于冰箱被忽视的9个细节,你中招了吗?
又到“群蚊乱舞”的时候了,关于小蚊子的11大秘密,一一为你解开。
中国天气网新闻中心副主编 詹璐 于南方生活了23年,却喜欢北方的清冷与干燥。在中国天气网工作两年半,走过干渴的土地,淌过被淹的城市之海,感受过世博的繁荣,也目睹过被摧毁的湖泊和洪水侵蚀后的村庄。天气如社会一般变化太快,因此深感纪录与揭示真相的重要性。
中国天气网的编辑们每天面对的是各种无法预料的变化。
本来要下的雪没有下,突如其来的泥石流,扭着转来转去就是不登陆的台风,或者是一天内变化三次的天气预报。
所以,变化在我们眼中是工作的常态。当长江中下游经历了罕见春夏连旱的地区几天之内“汪洋一片”时,编辑们并没有太大震动。自从在这里工作以来,经历的变化太多太巨大,经常与死亡的数字打交道,而人类的力量在许多事件中并不显著。
因此在这个夏天的6月,面对由人类和天气、气候共同造成的这样一次罕见事件,天气网的编辑们表现得异常冷静,制作专题、编发稿件、撰写科普文章……但在冷静的表面之下,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并没有停止过。
2010年西南大旱中被揭露的“造纸树”,因过度捕捞日益恶化的湿地生态,过快发展导致纷纷“看海”的城市群们,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新生代“雾都”……这些都牵动着编辑们的心。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富裕的贫困社会里。物质大量丰富,人们的幸福感却日渐低下。这其中,包括各种天气事件带来的困扰,人们对天气预报的不理解,以及在现代社会仍不够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所造成的种种后果。
作为中国气象局面对公众的门户网站,我们要做的,不仅是传播预警和预报,更重要的是传播一种观念。
因为我们无法指望一个从来不做天气、气候研究的人了解天气发生时的真相,了解它是怎样形成和变化的,了解如何与这样的天气相处。
我们的使命,正是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这一切。(文/詹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