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其中对冲疫情的财政刺激政策力度是市场关注焦点。5月14日,《人民日报》刊发了财政部部长刘昆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一文,透露了今年财政政策最新动向。

首先是明确今年收入形势预判。受疫情冲击,今年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4.3%,创改革开放以来的新低。今年全年财政收入形势如何备受关注。

刘昆在文内给出了判断——预计2020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将低于上年。

这意味着今年中央与地方预算报告中,对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指标设置可能是负值,虽极为罕见,但也符合实际。

其次,透露财政刺激力度加大的五个方面。

市场非常关心的财政刺激力度加码,刘昆对此进行阐述,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

刘昆提及积极财政政策做好“加法”。一是要增加赤字规模,明确释放积极信号,缓解财政收支矛盾,稳定并提振市场信心。

今年市场普遍预计(名义)财政赤字率将首次突破3%,达到3.5%左右。中国财政学会副秘书长冯俏彬告诉第一财经,今年财政赤字率将提至3.5%,由此可多释放出5000亿元公共资金来支持地方“三保”(即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第二是,落实减税降费,对冲企业经营困难。

此前国务院预计减税降费规模将达到1.6万亿元,这一规模仅次于去年。但全国两会上,很可能还会出台新的减税降费政策。

刘昆在文内表示,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通过制度性安排和阶段性政策并举,重点减轻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困难行业企业税费负担。继续执行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适当延长前期出台的部分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的执行期限。

之前5月底将到期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征收率的税收优惠政策,被延长至今年底。

中国政法大学施正文教授对第一财经分析,今年全国两会上,前期阶段性降低企业社保费优惠政策也可能延期,以减轻企业压力,保市场主体。

扩大政府投资,是刘昆谈及积极财政政策发力的第三个方面。他表示,通过抗疫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多种渠道,增加政府投资,发挥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有效支持补短板、惠民生、促消费、扩内需。

此前关于抗疫特别国债使用方向众说纷纭,此次财长一锤定音,用于投资。

市场预计,抗疫特别国债将高达上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预计将接近4万亿元,目前财政部已经提前下达了2.29万亿元专项债,目前已发行过半,5月底前力争全部发完。

刘昆表示,财政资金进一步优化使用结构和方式,聚焦民生以及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

目前专项债明确的基建领域包括,交通、市政建设等传统基础设施领域,5G、大数据等新基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

关于积极财政政策加力的另外两个方面,分别是加大转移支付,对冲基层“六保”资金需求;通过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削减不必要支出等以加强预算平衡,对冲疫情减收影响。

财政刺激力度加大,政府债务将明显增加,如何做好风险防范也是市场关注焦点。

刘昆表示,坚持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隐患。健全地方政府债务常态化监测机制,强化监督问责,妥善处置地方高风险金融机构风险,着力防范国内风险与外部输入性风险叠加共振,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